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乳酸菌有望成情緒調節新幫手

乳酸菌有望成情緒調節新幫手

現代社會壓力高漲,隨之而來的是憂鬱與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的攀升。傳統上,民眾多仰賴藥物治療和心理諮商來面對這些挑戰,然而,科學家對於提升情緒健康的方法始終持續探索新契機。近期一項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揭示一種或許十分親近卻常被忽略的輔助方法——發酵食品中的乳酸菌,未來有潛力協助壓力調節並改善情緒狀態。

這項研究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領導團隊長期致力於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之間的互動機制。科學家們指出,人體腸道內居住著數以兆計的微生物,早在17世紀即被發現,此後接連有科學巨擘深入揭露微生物的重要性。現代研究更進一步證實,這些微小生物除了關聯免疫力及體重,更對人類的心理狀態產生深遠影響。

本次動物實驗的焦點,放在乳酸菌與情緒表現之間的連結。研究人員透過調控實驗鼠腸道中乳酸菌的含量,觀察其行為狀態與生理反應。他們發現,乳酸菌數量足夠的實驗鼠在壓力測試下,表現出較低的焦慮與憂鬱行為;相反地,缺乏乳酸菌的個體則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或情緒波動明顯的情況。

進一步分析顯示,乳酸菌能夠影響一種名為「干擾素-γ」的免疫調節物質,這項物質會與大腦神經傳導、情緒調控發生互動。這一發現為長久以來腸道菌相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再度加上一個具體的生理路徑。雖說目前多數證據仍來自行物研究,研究團隊期待未來能有大型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乳酸菌在人類情緒調節上的實際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富含乳酸菌的發酵食品如優格、克菲爾、泡菜等,已成為現代人的健康飲食選擇。專家建議,適量攝取這類食品,或有望間接促進腸胃及心理健康。不過,科學家們也提醒,這並不能取代傳統的精神健康治療,而是未來輔助情緒調節的一條嶄新路徑。

這項研究不僅深化大眾對腸道菌群與腦部運作交互關係的認識,也預示著心理健康領域有更多突破的可能。隨著飲食與心理健康連結的證據漸增,或許未來人們管理壓力、提升情緒的方式,將會有更多元且溫和的新選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