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甘肅公祭伏羲 兩岸青年尋根交流
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率領一批青年學生於近日赴中國大陸甘肅省天水市,參加一年一度的公祭伏羲大典,展開一場以尋根為主題的文化交流行程。在活動中,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與馬英九共同向伏羲像獻上花籃,象徵兩岸對中華民族始祖的共同敬仰與認同。
馬英九在典禮上發表談話,他強調:「大部分台灣民眾對於中華文化及民族認同依然懷抱著堅定的信念。」他指出,這次能夠率領台灣年輕人親赴天水,參與伏羲的莊嚴祭祀,對於深化兩岸青年的民族情感、增進文化交流,具有特殊而深遠的意義。
馬英九提及「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等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珍視的傳統美德,並強調這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他認為,這些精神讓中華民族得以綿延千年,持續展現堅韌與凝聚力。透過參與公祭等傳統儀式,兩岸年輕人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共同體會和傳承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這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舉行,向有「人文始祖」之稱的伏羲致敬。伏羲被視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祖先,不但是八卦的創造者,也象徵華夏文化的起源。每年一度的公祭,不僅吸引海峽兩岸的關注,也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
馬英九期勉兩岸青年,透過這類活動能夠彼此攜手合作,把握共同的文化根源,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共同努力。他強調,時代雖在進步,科技快速發展,但根植於心的文化認同是不可取代的精神財富,有助兩岸青年在激盪對話中產生新的共鳴。
兩岸關係一直以來頗受外界矚目,青年交流則被看作加深理解、紓解隔閡的重要橋樑。此次行程安排眾多文化參訪和交流活動,包括伏羲廟參觀、傳統藝文體驗等,讓青年得以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歷史脈絡,以及兩岸血脈相連的情感連結。
整場活動在莊嚴厚重的儀式中圓滿落幕,參與的青年學生紛紛表示,此行不僅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也讓他們更清楚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與文化精神。這一趟尋根之旅,成為兩岸青年心靈交流的一個嶄新起點。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