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創新專題講座於順德舉辦
“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順德合作中心)大講堂 —— 澳門節慶及演藝活動與地方文旅的融合創新”專題講座於2025年6月25日在順德職業技術大學成功舉辦,吸引逾百名師生現場參與。是次講座聚焦澳門文化旅遊產業的創新融合,以實際案例為切入點,探索灣區文旅教育與產業協作新模式。
講座由深耕澳門演藝與文旅領域多年的業界資深人士——澳門休閒旅遊服務創新協會副理事長兼棋人(澳門)執行董事盧荻主講。他以 “澳門節慶活動生態” 為主軸,詳盡闡述了澳門每年超過20項盛事活動的多元發展格局,全面涵蓋傳統節慶、國際活動、文化慶典等不同類型。現場參與師生十分關注如何借鑑澳門的成功經驗,推動本地文旅產業升級。
盧荻在分享中新穎提出,澳門以“盛事之都”為核心策略,推動各大節慶活動轉為恆常性品牌盛事,助力城市知名度與吸引力雙提升。2025年更將新增“東亞文化之都”系列活動,結合如荔枝碗船廠、海事工房等舊區活化項目,展現出 “文化展演+歷史體驗+社區參與” 的文旅融合模式。這一創新模式實現了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下的轉化與傳播,同時促使文旅產業與社區、城市更新深度聯動,為澳門賦予更多元的城市內涵。
現場討論熱烈,與會師生就活動品牌化運作、文旅融合、區域文化資源互補等主題踴躍提問。盧荻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迎來文化旅遊融合與教育協同的全新機遇,期望各界能積極參與交流合作,將大灣區打造為國際級旅遊及文化目的地。「以活動促交流、以案例促教學、共推產業發展」,成為大灣區旅遊教育新思路的共識。
作為協辦單位,澳門旅遊大學積極發揮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的橋樑作用,以講座、考察與產學合作等形式,不斷促進區域內各合作夥伴的協同發展。未來,基地將進一步推動學界和業界共建共享,鼓勵學生參與實踐,為灣區旅遊教育注入行業實戰的新內容。通過本次講座,學界與業界的深入交流不僅啟發了學生對文旅產業未來的多維思考,也為大灣區文化與旅遊融合持續注入創新動力。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