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推健康城市 建立家庭醫學培訓基地深化基層醫療
澳門積極推進健康城市建設,21日舉辦“澳門醫學論壇2025暨家庭醫學培訓基地揭幕儀式”,吸引來自內地、香港和本地醫療機構、學者及社團代表近千人出席。本次活動標誌著澳門在基層醫療和健康社區建設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深化了社區醫療服務與專業人才培養的多元合作。
活動現場,高層官員與國際醫學組織代表紛紛到場及致辭,肯定澳門在完善醫療體系、推進社區健康計劃方面的成就與遠見。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在致辭時提到,建設涵蓋生命全週期、覆蓋生活各領域的民生保障體系,已成為澳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她強調,家庭醫學作為基層醫療核心,直接關係到全民健康與幸福,家庭醫學培訓基地的建立將推動人才培養、社區網絡強化以及疾病預防前移,也有助於灣區醫療資源的整合與技術交流。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賽亞·皮烏卡拉表示,家庭醫學對提升整體人口健康、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有關鍵作用,並高度評價澳門的培訓基地能夠為推動全民健康覆蓋提供強大助力。他提出,家庭醫學在提供全面、連續且協調的醫療服務方面的優勢,有助於衛生系統轉型及應對人口老齡化等長遠挑戰。
內地與澳門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同樣深厚。國家衛健委代表黃磊表示,過去數年雙方已派出百餘名管理及醫護人員進行交流培訓,未來還將持續深化人才交流與科研合作,特別是在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培訓、智慧醫療等領域。
論壇期間,多位社區組織代表分享了資源下沉、慢性病管理等的經驗和成效。據統計,目前在澳門衛生中心定期監控的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分別有9萬與4萬人。隨著高血壓及糖尿病管理質量指標體系的逐步完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壓、血脂綜合達標率已由20%提升至29%,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則增至63%。此外,透過“自家健康自家管理計劃”,居民可在分佈於全澳145個公共場所的自助健康檢查站進行血壓和體重監測,全年使用量已達百萬人次,進一步強化了早期預警和健康意識。
論壇另外設有多場涵蓋家庭醫學、社區醫學、疑難罕見病、醫學AI應用等主題的學術與實務論壇,促進了區域醫療界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會上,澳門衛生局同上海瑞金醫院亦簽署合作協議,聯手推動代謝性疾病管理標準化,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品質與區域協作水平。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