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規模創新高 展現國際平台新優勢
第十三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剛於4月27日圓滿落幕,本屆規模與成效均創下歷屆新高,成為業界焦點。三天展會期間,促成59份簽約項目、並實現線上及線下超過16,225場商務配對,數量雙雙較上一屆有所增長,展現澳門持續發揮國際平台的獨特優勢。
本屆旅博會規模進一步擴大,展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參展國家及地區、企業和展位數量均創下新紀錄。共來自70個國家及地區的755家企業與官方機構參展,設有1,502個展位,其中國際展位大幅增長五成,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51個參展單位,及葡語國家9個。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的旅行社與旅遊產業相關機構共聚一堂,匯聚全球旅遊業界新動能。
今年旅博會的亮點豐富多元,包括首次引入“AI數字人”作主持人及虛擬主播,應用即時AI語音翻譯,帶來前瞻科技體驗。展會還聯動15位內地及海外百萬級粉絲網紅,通過Facebook、Instagram、抖音、小紅書、淘寶、微信視頻號、TikTok、微博及YouTube等9大社交平台,舉辦28場現場直播帶貨活動,觀看及閱讀量突破2,600萬人次。“一帶一路”專場直播亦首次登場,總觀看量達475萬人次,進一步擴展國際市場。
推動“旅遊+”產業融合,本屆博覽會首設“咖啡薈”、“體育盛事快閃店”、“清真文化商品館”以及與澳門成為2025“東亞文化之都”相關的主題展館,吸引多樣化客源及展品。其中,“一帶一路商品館”面積擴大至近700平方米,近八成展商為首次參展,商品種類比往年增加37%。文博研學展區則邀請多家知名文博機構,讓旅遊結合研學、文創及科技,打造全方位產學研平台。
同期還舉行了75場主題推介及論壇,比上一屆增多20場,涵蓋最新旅遊趨勢、行業合作、穆斯林友善酒店評級、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市場國際化策略等多元議題。一系列推介與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聯動。
展會三天共吸引38,000人次入場,較去年再創新高。參展商及買家回饋正面,逾八成受訪者表示支持續辦並有意參展。這次旅博會透過聚合資源、創新科技與多元產業,持續深化澳門國際旅遊城市地位,並推動地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