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5月通脹溫和 市場反應正面
馬來西亞5月消費物價數據公布,展現通脹壓力逐步緩和的跡象。根據最新統計,5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1.2%,不僅低於此前1.4%的預期值,也較前一個月的1.4%漲幅稍有收窄。按月來看,CPI則微漲0.1%。若剔除新鮮食品項目,5月馬來西亞核心通脹率按年上升1.8%,低於4月的2%增長率,顯示馬來西亞內需動能略有放緩。
市場人士解讀,物價漲幅未如預期強勁,主因在於新鮮食品價格波動性較大,近期價格趨於穩定,加上國際能源價格較去年同期持平,為通脹降溫帶來助力。此外,政府也持續推動穩價措施,對抑制基礎物價形成一定效果。觀察細項來看,交通、住房、水電燃氣及通訊等類別對通脹貢獻相對平穩,而餐飲及消費性服務則呈現溫和增長。
通脹數據走緩同時,貨幣市場出現明顯反應。馬來西亞令吉在亞洲交易時段兌美元一度升值0.9%,報4.2555。令吉匯率走強,除本地通脹溫和的影響外,還受到美匯指數回落帶動美元走弱的外部因素影響。投資者預期,美國聯準會暫停升息腳步的可能性提高,導致資金部分回流新興市場貨幣,令馬來西亞令吉受惠。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馬來西亞當前通脹水平仍屬溫和,個別民生項目受供應鏈調整和季節性因素影響,但通盤來看壓力已顯著減退。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趨於平穩、國內勞動市場回溫,通脹預期有望維持在可控範圍之內。多家金融機構預計,馬來西亞央行近期內無需調整基準利率,貨幣政策仍具彈性運作空間。
然而,未來仍需關注外部變數對本地物價走勢的可能影響,尤其是全球糧食、能源供應的波動,以及主要經濟體下半年貨幣政策變化等。消費者和企業預計將持續面對價格壓力不一的局面,政府後續也將密切監控民生物資價格,適時調整應對措施,以維持物價穩定與經濟發展的平衡。
整體而言,5月通脹數據反映出馬來西亞經濟穩定復甦態勢,物價增速溫和,並提供決策單位寬裕的政策操作空間,有助於支持後續消費與投資動能。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