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招生爭議 教育部澄清無突破總量限制
針對日前11個醫師團體聯合發聲明,質疑政府放寬醫學生招生員額,教育部近日發布連續聲明澄清,強調醫學系招生始終遵守總量控管,否認有所謂「繞道招生」或擴招行為。
醫師團體的聲明指出,政府決定將國防醫學院招生名額排除於總量控管之外,並將原本以公費生名額設立的清華、中興、中山三所大學學士後醫學系,轉為一般自費生,且將招生名額自原本的23名調升為35名。他們認為這些作法已經逾越了過去醫學系招生的總量控管原則,擔憂醫學教育品質以及未來醫療資源的配比。
針對各界質疑,教育部重申,自民國87年起,醫學系招生總量即依法進行嚴格管制,至今並未放寬或突破既有總量限制,所有招生名額的調整皆在制度規範之下運作,目前既定總量仍維持在1300名。此次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名額調整,起因於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暫停辦理,導致原本以公費生形式招收的學生需要轉為一般生,但招生總人數仍在1300名之內,並已經過衛福部同意。
此外,教育部表示,國防醫學院因應國防需求而招生,其名額並非由教育部核定,也不列入1300名總量管制計算。因此有關國防醫學院名額遭忽略的說法屬於誤會。教育部同時澄清,境外醫學生也不涉嫌突破總量之規。
就三校學士後醫學系而言,這些系所長期投入教學資源,包括師資、課程設計和設施設備,對醫學生的培育已具備穩固基礎。由於學士後醫學系所招收的學生非一般高中畢業生,名額調整因此不會壓縮其他學校的醫學系招生權益。
根據目前公開資訊推算,114學年度國內醫學系招生扣除各種公費生名額後,仍約有1100人。隨著115學年度三校學士後醫學系轉換為一般生,總招生人數預計將達約1200人,距離法定1300名上限尚有餘裕。教育部表示,將持續與衛福部及相關單位協調溝通,確保醫學教育品質與醫療人力資源分配之平衡。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