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多元聲音:《精神衛生法》自主與支持性對話座談會及精神病學展覽揭幕
「聽見多元聲音:《精神衛生法》自主與支持性對話」座談會及「精神病學:死亡工業」巡迴展覽,於5月16日下午在華山文創園區正式揭幕,吸引眾多關心精神衛生政策、人權與法律議題的學者、專家、教育界人士以及社會各界參與。活動聚焦於台灣《精神衛生法》現況及未來的發展,並深度揭露現行精神醫學體制中潛藏的人權風險,期望引發社會大眾對這一議題的關注與反思。
開幕現場嘉賓雲集,許多來自家長團體、法律界、教育界及地方政府的代表紛紛到場,共同討論精神醫療與人權議題。其中一項在展覽中備受關注的主題是「精神科藥物可能會對人的創造力造成損害」,引發現場來賓熱烈討論。主辦單位誠摯邀請親朋好友一同前來參觀,希望透過展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精神醫學與社會的關聯。
座談會由法律及公共政策領域的學者帶領,剖析「快速診斷與人權風險」、「強制就醫與精神鑑定濫用」以及「『被精神病』與人權完整性」等核心議題。與會學者指出,隨著精神醫學實踐中快速診斷和強制就醫措施日漸普及,相關人權風險也逐漸浮現。例如,有些個案顯示,強制就醫與精神鑑定存在被不當運用的疑慮,進而衍生侵犯當事人基本權益的風險。因此,他們呼籲法制必須與國際人權規範接軌,推動更透明、審慎的精神醫療決策過程。
此次「精神病學:死亡工業」展覽於5月16日至19日在華山文創園區免費展出,提供多組主題展板及紀錄片,呈現精神醫學的歷史演變、當代實況以及潛在人權問題。展覽內容不僅呈現精神醫學領域中備受爭議的議題,包括診斷程序、藥物使用、患者保障等,也針對不同觀點提出理性討論,鼓勵觀眾從多元角度重新思考精神醫學的本質與價值。
主辦單位表示,希望藉由展覽及座談,促進社會大眾對精神衛生政策與精神醫療人權的理解,促使在未來法規修訂與政策制定時納入更周全的人權保障機制。也誠摯邀請社會各界於展覽期間前來參觀,關注台灣精神衛生領域的發展,共同推動精神醫療體系朝向安全、透明、健康並充滿尊嚴的方向邁進,使每一位民眾都能擁有符合人權、平等與關懷的身心醫療環境。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