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氣象署擴大全台山區暴雨告警 26條溪流細胞簡訊預警即刻上線
台灣氣象署擴大「山區暴雨告警」 26條溪流納入細胞簡訊預警
為了減少因突發暴雨造成溪水暴漲帶來的意外風險,中央氣象署自5月1日起大幅擴大「山區暴雨告警」細胞簡訊服務範圍,今年納入警示系統的溪流增至全台26條,相較去年多了2條,進一步強化山區防災與即時預警機制。
台灣本島夏季對流雲系旺盛,山區暴雨劇烈,溪水一旦暴漲容易措手不及。最常見狀況是下游天氣安穩晴朗,但上游突降大雨,溪流水位迅速升高,偶爾會發生民眾受困甚至不幸事件。為遏止憾事再度發生,氣象署自民國113年正式推出「山區暴雨告警」細胞簡訊,當系統偵測到26條溪流上游有大量降雨且研判有暴漲風險時,會自動發送簡訊給下游高風險區域的手機用戶,提醒:「您所在的區域上游山區或附近有可能發生暴雨,請留意溪水暴漲。」
接獲細胞簡訊的民眾,只要身處溪流附近,務必立刻遠離水域,不可心存僥倖。氣象署建議進行溪流活動時,牢記「山區溪流活動3步驟」:第一,出發前先下載「生活氣象APP」,查詢當日溪流預報;抵達後,隨時關注天氣變化及手機通知;一旦收到暴雨警示簡訊,務必立刻撤離溪流,避免逗留觀望。
氣象署強調,山區天氣多變,災害發生速度極快,靠科技的即時預警,能有效爭取反應時間,讓大家開心出遊、平安返家。特別在夏季山區行程密集時段,提醒民眾定時關注各種氣象預報資訊,提高防範意識。
【牢記三要三不】
三要:確認出門前溪流預報、抵達現場隨時注意天氣簡訊、收到告警訊息馬上撤離;
三不:不忽略預警簡訊、不逗留溪流邊、不覺得僥倖心理無妨。
科技輔助加上自我警覺,成為降低山區水患風險的最佳組合。出門踏青、親近自然時,多一份警惕,也就是多一份平安。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