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她被誤會『偷懶』多年,原來是猝睡症作祟

她被誤會『偷懶』多年,原來是猝睡症作祟

年近五十的李小姐,長期受到突如其來的強烈嗜睡所苦。工作中、會議間,她常感到極度疲憊,只能靠提神飲料與堅強意志維持清醒。這種看似懶散、實則無法控制的症狀,讓她飽受同事誤解,心理壓力日益沈重,甚至自認生活失去希望。

經歷多年掙扎後,李小姐終於決定尋求醫療協助。經神經內科專業評估,藉由夜間多項睡眠檢查(PSG)與日間多次入睡檢查(MSLT),她確診罹患第一型猝睡症(Narcolepsy Type 1)。在規律服藥與調整生活作息下,病情穩定,甚至能重新找回對人生的期待,也成功撇清「偷懶」的誤會。李小姐表示,過去不只在辦公桌前打瞌睡,連懷孕時走在路上也可能突然昏沉睡去,危及安全。每每情緒激動時,還會雙腿無力、癱軟倒地。她坦言,這些夢境與現實難以分辨的經歷,連帶出現「鬼壓床」等睡眠癱瘓症狀,本以為是精神出了問題,還曾無助地走訪宮廟求解,身心備感疲憊。

醫師表示,猝睡症屬於罕見神經疾病,源自腦內維持清醒的「食慾素(orexin)」分泌不足所致。第一型猝睡症的發病高峰集中在青春期及二十多歲成年人中,每十萬人約有二十五至五十人可能病例,男女發生率相當。第二型則更罕見。典型症狀包括白天不由自主入睡、肌肉突然癱軟(猝倒發作)、入睡或醒來出現幻覺,以及睡眠癱瘓。患者因夜間睡眠破碎、深層休息不足,白天精神難以集中,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儘管目前醫療技術尚無法根治猝睡症,但已有多項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李小姐初期接受短效型中樞神經活化劑輔助,待健保申請通過後,再轉用副作用低且促進清醒的覺醒促進劑(如Modafinil)及組織胺H3受體拮抗劑(如Pitolisant)。配合規律生活作息及日間短暫小睡,大幅提升清醒時數與整體生活品質。

醫師也提醒,若長期出現無法抗拒的白天嗜睡、情緒激動時四肢癱軟,或常有入睡幻覺、睡眠癱瘓等現象,不應忽視,及早就診,經正確診斷除能確認是否為猝睡症,也有助排除其他睡眠障礙,提高生活自主權與自信。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