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新時代——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高雄啟動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新地標——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於高雄啟動
高雄市再添重要文化資產,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於今日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宣告啟動博物館籌建計畫。這座台灣史上第一座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未來將成為南島語系文化研究、交流的新樞紐,推動原住民族自主敘事與文化傳承,並站上國際舞台。
典禮現場氣氛隆重熱烈,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親自主持,並邀請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多位民意代表與原住民族各界代表一同見證歷史時刻。這不僅標誌著博物館建設的關鍵里程碑,同時展現了原住民族在台灣社會中,推動主體性與文化自主的重要進展。
曾智勇在致詞中表示,未來的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最大特色就是「以原住民族為主體」,所有展覽規劃、建築設計、典藏策展,皆會由原民觀點出發,讓原住民族朋友能「說自己的故事」。他強調,這不僅能促進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群的深刻理解,也會是台灣與太平洋、全球南島語族形塑文化自信、推動國際交流的平台。
揭牌典禮上,籌備處也與馬紹爾群島Alele博物館簽署合作了解備忘錄(MOU),象徵博物館肩負串連太平洋區域、甚至全球原住民族文化的橋樑角色。未來原博館將推動知識共享、國際學術合作,積極和南島語族國家展開各類文化與研究交流,使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與力量在全球舞台發光發熱。
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未來將依據《原住民族基本法》和《博物館法》規範,全面由原民觀點規劃展覽、典藏、活動,真正賦予原住民族敘事主體性。除了保存和展現珍貴的文化資產,博物館也將成為歷史詮釋轉型、文化自信建立的重要據點。不論是生活習俗、儀式祭典、語言文學還是藝術手工,原住民族的故事內容都將在此凝聚、綻放。
作為高雄市最新的國家級文化工程,原住民族博物館備受各界期待。未來其不僅服務於台灣在地族群,更將連結全球志同道合的南島民族共同參與,讓原住民族文化成為台灣與世界交流最鮮明、獨特的文化名片。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