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史上最大軍費協議:成員國2025年起國防預算占GDP 5%
【新聞稿】
海牙——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領導人於本週在荷蘭海牙召開關鍵峰會,達成一致,承諾在2025年前將成員國的國防開支提升至各自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這項具指標性的協議,反映出成員國面對地緣政治和安全威脅時展示的空前團結。
根據峰會發佈的聯合聲明,領導人強調“鑒於安全威脅與挑戰持續存在,尤其是俄羅斯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長期威脅,以及源源不絕的恐怖主義挑戰”,北約將採取聯手應對,並強化各自防衛能力。聲明雖然未點名前線衝突中的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但強調了對共同安全的決心,相較去年,措辭更為慎重低調。
本次峰會被多位代表形容為“歷史性”的轉捩點。新上任的北約秘書長魯特表示:“我們今天的決定,不僅確保了聯盟成員的保護,也延續了對烏克蘭的持續支持,同時強力推進區域和平。”領導人重申對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堅定承諾——即一旦任何成員國遭攻擊,北約將視同全體盟國受到威脅,立即啟動共同防衛。
根據新協議,所有成員國需在2035年前,將核心國防開支占GDP比例至少提升至3.5%,進一步還需要為廣泛定義下的安全基礎設施(如網路防護、緊急應變及軍事現代化等)額外投入上限1.5%的GDP作為投資。這代表各會員國於未來十年應加大對軍事硬體、人力與創新技術的資源配置。
此次會議的另一大看點,是北約成員對烏克蘭的立場。儘管聲明未明確提及俄烏衝突,領導人們一致認可需延續對基輔當局的軍事和人道支持,以捍衛歐洲疆界的穩定。
經濟層面,本次軍費提升可能為北約內部軍工、科技、基建產業帶來顯著成長空間,同時推升部分國家的財政壓力。事實上,與各種新興安全議題掛鉤的投資預計將促進聯盟內研發與基礎設施現代化,對區域甚至全球的軍事防衛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隨著各國緊鑼密鼓調整國內預算與戰略,分析認為,北約下階段將更加強調軍事一體化與區域安全協作能力,務求確保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局勢下保持防禦優勢與政策協同。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