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屏東新住民親子共製南瓜布丁 濃厚柬埔寨文化香氣

屏東新住民親子共製南瓜布丁 濃厚柬埔寨文化香氣

屏東市日前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住民家庭教育課程」,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異國氛圍,來自柬埔寨的新住民講師徐閤芸親自帶領各家庭動手體驗製作傳統柬式點心──南瓜布丁,讓在場民眾不僅能親身參與異國美食的製作過程,更能於等待甜點出爐的間隙,深入認識柬埔寨的多元文化。

課程在徐閤芸講師流利的中文教學下展開,從如何將椰奶、雞蛋、糖和香蘭葉均勻揉拌,填入挖空的整顆栗子南瓜中,再放入電鍋蒸煮等流程,皆仔細指導在場家長和孩子。伴隨著椰奶與南瓜交織的香氣,許多新住民也藉由動手烹調,想起遠方家鄉的滋味,臉上流露出思鄉而溫暖的微笑。

在布丁製作期間,徐閤芸還為大家生動介紹柬埔寨的歷史、地理位置及日常生活。她談到柬埔寨以佛教為主要信仰,當地習俗中,男性一生中必須有一次出家經驗,短則幾天,長可數年,家境困難的孩子還可能直接到寺廟學習。透過這些鮮活的文化經驗分享,讓新住民及本地民眾都有機會了解柬埔寨尊重長輩與宗教信仰交織的社會特色。

活動中,徐閤芸也提及她初到台灣時遇到的文化差異。她說,在柬埔寨,對母親輩女性多稱「阿姨」,表達敬意;但沒想到來到台灣後,許多本地女性則更喜歡被叫「姊姊」。這段「稱謂文化」的差異,讓她一開始十分困惑,也坦言花了長時間才學會適應台灣的語境,讓在場參加者更加理解跨文化生活的點滴挑戰與輕鬆時刻。

為協助新住民家庭更快融入在地生活,現場也鼓勵大家多利用各項免費資源。其中,移民署提供包含基礎電腦操作、生活應用及職場技能等多元數位課程,民眾可透過「新住民數位資訊e網」挑選適合課程,若有問題也可撥打服務專線免費諮詢。現場還有平板及筆電的租借服務,幫助新住民提升數位技能,豐富學習與生活方式。

這場結合手作課程與文化交流的活動,不僅讓新住民家庭彼此交流感情,更增強對台灣社會的歸屬感和認同,也讓本地參與者深入接觸東南亞文化的脈動與多元風貌。未來,相關單位仍將持續舉辦各式新住民教育與文化活動,讓不同國籍的家庭都能在台灣共同築起安定和諧的新生活。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