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升溫 牛煦庭邀辯論遭批『買錯退貨不用辯』
罷免行動升溫 牛煦庭發起辯論遭批「客訴就是退貨,不需辯論」
桃園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面臨罷免行動,近期進入第二階段連署送件。面對罷免壓力,牛煦庭主動呼籲與罷免團體領銜人陳曉煒公開辯論,盼藉此釐清各項爭議。然而,陳曉煒今日則駁斥其邀約,直言「買到不對、不好的東西要退貨,哪需要辯論?現在已是消費者自救階段」。他認為,超過五萬名選民簽署連署,罷免重點不在辯論,而在於民意展現。
陳曉煒指出,過去一段時間,罷免團體為連署及宣講東奔西走,無愧於選民託付;反觀牛煦庭,始終跟隨傅崐萁路線,未曾對議案提出異議。他強調,罷免團體提出的12項指控,牛煦庭應早就公開回應,而非等到送件後才訴諸辯論。陳曉煒也諷刺牛煦庭一直忙著在立法院舉手,罔顧地方聲音,對議員本分有所虧欠。
針對罷免原因,陳曉煒強調,去年5月即有人倡議罷免,導火線為牛煦庭涉入議場衝突,對許智傑委員動粗,行徑近似「流氓」,令桃園選民難以啟齒。他更指出,牛煦庭在議程和預算審查中缺乏立場,屢屢隨黨意行事,讓人懷疑其是否具備獨立判斷能力。
至於媒體討論熱度,陳曉煒反問牛煦庭,「罷免」議題曝光超過四千筆報導,難道這也是操縱媒體?他自嘲,自從參與罷免行動已瘦身12公斤,但最根本的訴求仍是「讓選區有更好的人選承擔」。陳曉煒呼籲,罷免是基於選民授權與收回權,並非針對個人恩怨,而是在民意下進行的制度實踐。
陳曉煒最後表示,領銜指的是帶頭之意,並非只有罷免領頭者才看見問題。他強調,數以萬計選民不滿牛煦庭表現,願意站出來表達立場。他也質疑,自去年選舉以來,中國國民黨立委未善用國會辯論、監督職責,屢遭輿論指責卻充耳不聞,才是爆發罷免危機的根本原因。
牛煦庭方面,目前傾向尋求公開辯論解決爭議,詳細後續發展,各界正密切關注。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