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貢好」生態旅遊帶領民眾深入東北角生活地景
「河海․貢好」生態旅遊帶領民眾深入東北角生活地景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近年聚焦在地深度旅遊,攜手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與當地社區團體,推動以生態與人文故事為核心的旅遊體驗。「河海․貢好」走讀計畫從福隆東興宮觀景點展開,用微地景閱讀的眼光,帶領遊客重新認識這片山海包圍的土地。
本次旅程首站停駐於龍門社區,這個位於太平洋與雙溪河之間的小聚落,自然景觀與人文脈絡交織,蘊藏著豐富歷史痕跡。遊客在在地導覽員帶領下,從信仰中心昭惠廟出發,深入曲折巷弄,沿途拜訪吳家大宅、百年古井,並見證早年居民以河砂石材所建的獨特「沙壀厝」。這些老屋承載著世代故事,每一步彷彿翻閱著一頁頁舊社史詩。
貢寮地區舊名「槓仔寮」,在巴賽族語中意指陷阱,老街入口山豬意象鮮明勾勒出過往的獵寮歲月。短短200公尺的老街是居民日常生活軸心,農民原以種田維生,兼營編製竹器供漁民使用。沿著枋腳溪流經老聚落,百年洗衣場至今仍是村民共同記憶。隱藏於此的「狸和禾小穀倉」販售自產紫米茶,並介紹和禾生產班超過十年的水梯田保育,故事中自有田疇與濕地間生態循環的希望。
東北角獨有的礁石潮帶孕育了高經濟價值的石花菜,當地海女以手工採集為業,成就了人海共生的鮮活文化典範。貢寮同時為九孔養殖重鎮,全台80%的九孔產自於此。特殊岬灣地形、潔淨海域及環境永續的養殖理念,孕育了品質優良的九孔與鮮蝦,也成為生態旅遊體驗的新亮點。遊客可以親身參與九孔海菜餵養、九孔炙燒DIY,嚐鮮在地食材的同時,更直觀感受「鮮物本舖」不投藥、低耗能的友善生產方式。
走入這片土地,生態旅遊不僅僅是觀賞風景,更是聆聽土地與人的交流。當地多元的地形與歷史、居民踏實的生活、生態保育與永續產業結合—這是東北角生態旅遊獨特且令人著迷的內涵。隨著走讀活動的推廣,越來越多旅人得以以有機慢遊的方式,支持在地經濟,親近土地、體驗人情,也讓這片山海聚落展現新的活力和希望。
如欲了解更多導覽與體驗詳情,可至「曙旅文化工作室」社群平台查詢,參與東北角不同面向的在地之旅。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