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生態旅遊新亮點 社區深耕發掘在地故事
東北角生態旅遊新亮點 社區深耕發掘在地故事
台灣東北角因其豐富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人文底蘊,一直是旅遊愛好者的心頭好。隨著生態旅遊風潮興起,在地社區團體與旅遊協會通力合作,以閱讀微地景的方式,發掘並梳理出屬於東北角的獨特生活地景和人文生態亮點,推出了「河海․貢好」系列走讀、體驗與探索行程,帶領旅人深入社區,一窺台灣山海間的故事。
系列首站落腳於福隆東興宮周邊,這裡蜿蜒的溪河孕育了多個各具特色的聚落,包含位於鼻頭角和三貂角間的龍門社區。龍門社區面海依山,層層河山交織成台灣東北角極富代表性的地景。走入小巷弄,從昭惠廟到百年古井、吳家大宅,甚至社區居民以河砂石頭搭建的「沙壀厝」,如同翻閱舊社聚落的歷史長卷。舊社居民的信仰、生活與地景相互交織,留存下時光流轉的痕跡。
貢寮舊稱「槓仔寮」,源自巴賽族語「陷阱」之意。這條短僅200公尺的老街,承載了居民種田、編竹器等質樸日常,也見證「淡蘭古道」北線的歷史記憶。在地解說員帶領旅人探訪百年洗衣場,流經枋腳溪、吉林的乾淨水源仍滋養著聚落,隱藏版的「狸和禾小穀倉」販售社區自產的紫米茶及各式農產,彰顯和禾聚落10餘年守護水梯田生態的成果,也喚回多樣濕地生物。
海岸生態方面,東北角的石花菜生長在潮間帶至潮下帶,具高經濟價值。當地海女陳月雲借助簡便的浮潛工具,繼承以海為生的傳統,親手採集石花菜,展現人與海洋共存共好的文化。而九孔養殖產業更成為北台灣的一大特色,約全台八成的九孔產自貢寮,養殖場順應岬灣地形分布,發展低耗能、無藥劑的生態養殖模式。遊客不僅能親自體驗餵養九孔、炙燒九孔、品嚐鮮美白蝦與海產,還能深入了解養殖業與當地永續環境的連結。
東北角生態旅遊結合了在地故事、手作體驗和自然美景,不僅帶動社區發展,也讓旅人踏上一段有機慢遊之旅。深入社區、品味生活、探訪在地聚落,感受台灣土地的豐饒與文化溫度,東北角正以嶄新面貌等著旅人親自來發掘。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