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新台幣強勁升值 衝擊出口及金融產業

新台幣強勁升值 衝擊出口及金融產業

新台幣近期表現強勁,引發金融市場和產業界高度關注。6月27日,新台幣兌美元在盤中一度升破29元整數大關,最高來到28.904元,創下三年以來的新高。雖然中央銀行於收盤前啟動干預措施,最終新台幣以29.18元作收,逆轉當天的升值走勢,但整體升勢仍然明顯。這一波新台幣狂升,牽動出口商與金融相關產業的敏感神經,更讓未來台灣經濟的出口表現蒙上一層陰影。

近幾個月,亞洲多國貨幣對美元普遍走強。專家分析,這一現象部分來自於美國資產遭到拋售,導致資金回流亞洲。國際分析師指出,美國總統的關稅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加上對美國財政健康的疑慮,逐漸削弱投資人對美元的信心。加上部分亞洲法人持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資產,「去美元化」趨勢鮮明,即使資本只是局部回流,也已經對區域貨幣產生明顯推升效果。

然而,這對台灣出口產業,尤其是龍頭企業如半導體、科技及壽險公司,卻帶來了挑戰。台灣重要出口產業如半導體,其主要收入是以美元計價。當新台幣升值時,這些企業在換算為本幣後,實際營收出現縮水,不僅影響營運獲利,更可能導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下降。市場關注,像是台積電、鴻海等全球領導品牌都將面臨此一雙重壓力。

壽險業同樣承受波動。臺灣壽險公司有高達七成的投資部位放在海外,而大部分資產以美元計價。一旦新台幣升值,這些壽險機構的海外投資價值會被稀釋,讓資產負債表壓力加大,進一步考驗風險管理能力。

貨幣升值會對整體經濟造成連鎖效應。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出口成長乏力可能進一步制約國內生產毛額的擴張。加上全球貿易環境已受關稅壁壘等因素影響,企業獲利和經濟前景同時面臨挑戰。

總體來看,新台幣升值雖然體現資金對台灣市場的信心,但過度升值對出口及金融產業產生壓力,相關單位如何調控貨幣、維持競爭力,成為後續觀察重點。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