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攻擊伊朗引發油市波動 OPEC釋放冷靜訊號
以色列近期對伊朗發動攻擊,引發全球對石油供應穩定性的擔憂。市場在消息傳出後出現波動,不少投資人對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感到不安。然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方面對於目前的供需狀況則持較為穩健的態度。
OPEC秘書長哈伊桑·阿爾蓋斯在一場聲明中指出,目前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供應或市場變動,足以促使成員國或全球做出額外的行動。他強調,石油市場一直維持著穩定的基本面,現階段並未看到產量或運輸受到嚴重干擾,也沒有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
針對國際間討論動用戰略石油儲備的聲音,阿爾蓋斯表示,這樣的言論往往會助長市場上的緊張情緒。他直接點名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比羅爾此前的表態,認為其呼籲在必要時動用應急儲備是一種“虛假的警報”,不僅可能讓市場提前恐慌,還可能導致過早釋放儲備資源的不當行為。
阿爾蓋斯進一步解釋,過度擔憂地緣政治事件對供應的影響,有時會放大市場的不確定性。他提到,部分評論和主張提前釋放石油儲備的立場在2022年曾經發生過,當時亦未見到全球供應出現嚴重緊缺,反倒是過度反應導致價格劇烈波動,讓市場信心受到衝擊。
與此同時,市場參與者正密切關注中東地區的最新局勢。地區衝突若牽涉到主要產油國,確實有可能對全球原油運輸路線、保險費用及能源安全構成風險。不過,根據OPEC現階段掌握的供應狀況及全球產量分布,石油市場維持著相對良好的供應彈性。
需求方面,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來自亞洲及北美的能源消費逐漸增加,但整體需求增速仍屬可控範圍,未出現超預期的急遽增長現象。供給端則在OPEC與主要非OPEC產油國協同之下維持相對平衡,多方致力於價格與產量的雙重穩定。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全球能源供應尚無重大中斷的情況下,貿然動用儲備資源會為市場投下不必要的焦慮,甚至損傷中長期的能源安全。作為全球能源管理的主要組織,OPEC的表態無疑為當前略顯緊張的石油市場帶來一絲理性與冷靜。
整體而言,儘管地緣政治局勢引發高度關注,各方仍以審慎與合作態度應對可能的風險,耐心觀察供應動向,力圖維持市場秩序與穩定。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