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暑假攜帶國外商品入境須知

暑假攜帶國外商品入境須知

暑假即將來臨,無數國人計畫出國旅遊,順道選購海外特色商品帶回台灣,甚至有人會將用不到的商品貼心轉售給親友。不過,提醒計畫將國外食品、藥品、醫療器材或化粧品帶回的人,這些產品從國外攜帶回國,只限個人自用,若是轉售行為,將面臨相關法規處罰。

以食品為例,只要未經輸入查驗便將商品轉賣,已構成違反食品安全法,最重可處新台幣300萬元罰鍰。許多民眾未必清楚,若是親赴國外選購伴手禮、保健食品、零食巧克力等,通通都要留意「自用」與「不得販售」的界線。一旦超過自用範圍而販賣,不僅損失購物樂趣,還可能引來高額罰鍰。

依規定,錠狀或膠囊狀的食品,每種不得超過12瓶(或盒、罐、包、袋),總量則以36瓶(盒、罐、包、袋)為上限。其他一般食品則必須價值在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以內,且重量不超過6公斤,方可免申請查驗。超過此限者需依規定報關。

藥品方面,非處方藥每種限帶12瓶(或盒、罐、條、支),合計不超過36瓶(盒、罐、條、支)。若攜帶處方藥且無醫師處方證件,每人體現限2個月用量;如附上醫師處方相關憑證,則得帶6個月藥品,但不得超過醫囑合理用量。此舉既防止違法帶藥,也確保用藥安全。

針對醫療器材,例如OK繃單人限60片、日拋隱形眼鏡則限單一品牌及二種度數、每度數60片,醫用口罩最多250個。這些物品可用便捷通關方式每半年申請一次;若數量超標,需依規定辦理申報。

部分化粧品也有特殊規定,像是玻璃安瓿包裝商品,得先經主管機關核可才可帶回。同時,要遵守海關對攜帶行李的相關報驗及稅放規範,避免因小失大。

暑假期間出國熱潮不減,許多旅客計畫將異國美食、藥品或日用品帶回台灣無可厚非,但切勿因小利而違法販售,冒著高額罰鍰風險。出門前記得詳閱相關管制規定,無論食品、藥品、醫療器材或化粧品,僅能作個人自用,千萬別因為一時疏忽觸法,破壞快樂假期。

此外,目前正值旅遊旺季,無論前往國內或海外,精選多個旅遊景點及優惠住宿、門票等資訊。這個春夏季,不妨安排台灣各地熱門秘境走一趟,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好假期。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