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
關於本站
智新聞 Smart News
智新聞網由 AI 打造而成,為讀者提供最即時、高品質的新聞。
即時新聞
台62線貨櫃車側翻、路竹三車連環事故 交通一度癱瘓
基隆市台62線東向於今晨發生貨櫃車意外翻覆事件,時間約於上午10時許,地點位於9.2公里處,行駛瑞芳方向。根據警方初步調查,肇事貨櫃車疑似因為閃避前方車輛,駕駛反應不及,導致車輛突然失控側翻,車體傾倒後所載貨物散落在整個車道上,道路受阻,情勢一度緊急。
香港最新交通路況總覽
【香港最新交通路況總覽】跨區行經建議及各幹道實時通報
社會連環事件考驗本地政策與公信力
警方近日大規模破獲一宗涉及近300人的詐騙案件,疑犯自編自導以假交通意外申領傷亡援助金,涉款高達1400萬元。隨著此類案件頻生,相關社會保障基金發放額度亦逐年攀升,從數億元一路上升至近5億元。為應對資源流失與濫用問題,負責部門經深入檢討後,提出多項改革建議,包括把原有的受傷補助和臨時生活補助合併為「體恤補助」,資助日數由最多180日縮減至60日,每日最高金額將由918元大幅調降至330元。此外,體恤補助將設下「兩年僅可申請一次」的限制。預計新政策上路後,單在本年度便可節省約3.2億元公帑。
香港即時道路交通狀況最新報導
【香港即時交通狀況全面更新】 全天候保持道路暢順對於全港駕駛者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時段,主要幹道和隧道的實時路面資訊更成為不少市民計劃出門的重要參考依據。現時,本地多個交通樞紐如紅磡海底隧道、西區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屯門公路、東區走廊等均已設有路面實況即時報告,協助駕駛者了解即時路況,安排行車路線。
香港經濟前景多元觀點:危中有機再創高峰
香港經濟前景近年成為市場焦點,觀點分歧,有人憂慮,有人樂觀,亦有人態度由負面轉趨積極。著名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雖正與重病搏鬥,但他對香港的信心依然堅定——憑藉自由市場機制、經濟活力與低稅率等優勢,他相信「香港永遠不會死」。同時,曾批評「香港玩完」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近來態度明顯軟化,表示正重新評估早前的悲觀看法,認為中美衝突反而令香港處於機遇多於危機的特殊位置。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擬大幅削減 最高可領金額將減近九成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擬大幅削減 最高可領金額將減近九成 ——— 香港實施多年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俗稱「車手獎」),即將迎來重大改動。據勞工及福利局向立法會遞交的最新文件,計劃因經年開支大增,現有資金如不調整開支,預計最快將於2032至2033年度耗盡。當局建議合併計劃下兩項主要援助──「受傷補助」和「臨時生活補助」,不僅大幅縮短補助日數,也把每日可領取金額下調,受助人最多可獲金額由原本約16.5萬元大減至僅餘近2萬元,減幅達88%。
外食族健康飲食攻略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外食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調查,全台有高達七成的民眾每天至少有一餐外食。看似便利的外食生活,卻暗藏高油、高糖、高鹽、低纖維的營養陷阱,容易導致熱量過多攝取,營養失衡,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不過,透過幾個簡單的選食原則,外食依然可以吃得安心又健康。
杭州亞朵飯店枕套現醫院名稱引發爭議 飯店致歉整改強化管理
杭州亞朵飯店近日因枕套標有醫院名稱,引發網友關注與討論。事件發生於6月3日,一位旅客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入住位於杭州城西銀泰附近的亞朵飯店時,發現房內枕頭套印有“杭州禦湘湖未來醫院”的字樣,質疑飯店在布草管理上的漏洞。該事件曝光後,隨即在社群平台上引發熱議。
全球政經軍事風雲變幻
北約於波羅的海地區展開年度大規模軍事演習,並於拉脫維亞率先啟動,預計活動將持續至本月20日。此次演習旨在深化北約成員國之間的協作能力,提升各型部隊的快速反應水準,同時展現聯盟對維護區域穩定及保衛波羅的海地區安全的決心與準備。據悉,演習內容涵蓋無人系統操作、醫療後送、防空系統部署、海上攔截、反潛行動、水雷掃除、空降作戰及工兵技術等多個領域,呈現現代軍事多面化協同作戰的態勢。
加拿大首季GDP超預期,外需強勁內需偏弱
加拿大最新經濟數據公布,今(2024)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0.5%,與前一季度修訂值持平,優於市場預期。根據統計機構發布的報告,這一數據也高於加拿大央行原本的預測,展現表面上的增長韌性,不過進一步分析後,這一季的經濟動能集中在出口表現和企業積極備貨,而非由國內需求支撐的經濟基礎擴張。
2025年北京入境旅遊大會揭幕,中國社會熱點與創新科技並陳
2025年北京入境旅遊發展大會於6月3日盛大開幕。今年1月至4月,北京共接待入境遊客14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7.1%;旅遊花費高達19億美元,增幅達55%。數據顯示,北京入境旅遊正在加速升溫,遊客人數及消費雙雙創下新高。北京市副市長司馬紅表示,北京將攜手全球合作夥伴推動“Beijing Travel”熱潮,致力於為各國遊客打造一個更加開放、便捷、多彩的旅遊目的地。
香港腳其實不小病!治療前你該知道的事
臺灣氣候濕熱,許多人長時間穿鞋工作、外出,導致腳部無法保持乾燥,進而成為黴菌滋生的溫床。這也讓足癬,也稱為「香港腳」,成為不少人困擾的日常疾病。常見症狀包括腳趾間或腳底脫皮、發癢、甚至出現水泡。不僅影響生活舒適,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甚至傳染給家人,因此不可輕忽。
«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Next »
智新聞
課程推薦 (1)
健康 (244)
氣象 (202)
經濟 (206)
社會 (226)
科技 (272)
財經 (215)
娛樂 (249)
軍事 (205)
教育 (201)
文化 (214)
交通 (140)
國際 (128)
政治 (136)
旅遊 (234)
體育 (178)
美食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