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1945年中美共軍合作:抗戰末期的戰略交會

1945年,隨著抗戰進入尾聲,美國與中國共產黨軍隊之間的軍事互動達到新高峰,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曾一度影響太平洋戰爭後期的格局。當時,美國派遣觀察組進駐延安,正式展開與中共的軍事接觸。這一步不僅為之後的中美關係埋下伏筆,也揭示了美國如何同時考量國民政府和中共在戰略上的作用。

英國最高法院定義性別二元 女性體育賽事規則將生變

英國最高法院近日發佈的一項裁決,對女性體育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法院明確指出,「性別的概念是二元的」,即使擁有女性性別認同證書(GRC),也不等同於生理女性。這一判決對於跨性別人士參加女性體育賽事的討論,投下了一枚重磅震撼彈。

桃園新站挖掘出歷史遺址 工程進度與文化保存拉鋸

台鐵桃園新站自去年七月動工以來,近期在施工現場挖掘出珍貴的先人生活遺址與古老鐵道遺構,吸引各界對這塊土地歷史的新一輪關注。目前相關單位正針對地底文物的數量與規模展開細緻調查。儘管原訂計畫預計於明年七月竣工,但由於文資審議程序尚未完成,未來工程進度是否順利也備受關注。鐵道局坦言,文資審議若進展不如預期,恐將影響新站於2033年如期通車的目標。

桃園市融合母親節、宗教與原民特色 推動多元文化與舊城活化

桃園市近期接連舉辦多場結合母親節、宗教文化及原住民族特色的社區活動,展現城市多元文化融合與舊城區再生的努力。

未來一週多變天氣與多重社會議題

未來一週多變天氣與多重社會議題

台灣下週迎兩波鋒面 天氣劇烈變化

台灣未來一週將迎來天氣劇烈變化,兩波鋒面接力來襲,帶來明顯降雨機會,各地將出現晴雨交替及局部強降雨現象。中央氣象署表示,5日(週日)全台水氣減少,大多地區天氣穩定,僅大台北、東北部以及山區於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週末過後,隨著第一波鋒面於5日晚間開始接近,6日至8日期間,西半部、東半部及東北部皆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雨勢較為明顯,東南部也有短時陣雨發生的機率。

近期台灣各地社會焦點議題總覽

台中、台北、雲林等多地近日社會焦點議題頻上新聞,民眾生活安全、政治動態以及地方活動都成為討論熱點。在台中東勢地區,因寵物管理疏忽導致的交通事故問題再度浮現。根據警方資料,去年東勢區因動物闖入車道引發車禍共22起,其中一名駕駛為閃避狗隻,不幸撞上電桿身亡。警方表示,多數事故肇因是飼主未妥善看管寵物,像犬隻掙脫牽繩或暴衝至馬路導致車禍頻傳。一旦飼主疏縱動物造成交通事件,將依《道交條例》第84條開罰300至600元,若導致人員死傷還會面臨刑民雙重賠償;已有法院判決飼主過失致死,須負刑責並賠償家屬。

梅雨將至 氣象專家解析台灣入梅關鍵

隨著五月展開,台灣各地熱浪逐漸升高,民眾紛紛感受到溼熱的天氣愈發難耐。氣象專家提醒,梅雨季的腳步正悄悄逼近,本週起將有鋒面系統快速通過,對台灣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產生影響。

未來一週三波鋒面接力報到 台灣天氣多變強降雨頻繁

未來一週台灣梅雨鋒面接力報到,天氣變化多端,預計中南部高溫持續,局部地區將有劇烈雨勢。綜觀氣象資料,鋒面系統於5日逐漸遠離,取而代之的是東南風轉為西南風,另一波更強的鋒面正醞釀於華南地區,台灣位於鋒面之前,大氣條件不甚穩定。

新加坡風味溫情傳港 社企餐廳推共融自強

新加坡風味融入香港 暖心社企餐廳推動共融與自強

2026中小學寒假與春節假期「斷層」引發家長討論

2026年中小學行事曆草案近日引發熱烈討論,主因在於寒假和農曆春節假期之間出現「斷層」,學童必須在寒假結束後返校上3天課,隨後再迎來春節年假。這樣的安排讓不少家長感到困擾,認為假期不連貫,對生活及家庭規劃產生衝擊,也擔心學生難以在短暫的課業重啟中專心學習。

2026全國中小學寒假與春節假期安排引發家長熱議

2026年全國中小學行事曆草案引發家長討論,主因在於寒假期間與農曆春節假期並未銜接,中間穿插3天上課日,讓家長感到難以安排家庭作息和旅遊計畫。根據草案規劃,114學年度第一學期結束後,寒假將自1月21日開始,2月11日重回校園,學生需連續上課3天,接著2月14日及15日迎來例行周末,隨後2月16日至19日為農曆春節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