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推動健康與產業雙軌發展,展現傾聽基層決心
總統賴清德日前積極展開一系列產業及健康政策座談,展現其貼近基層、傾聽各界心聲的施政風格,務求在政治紛爭外持續推動國家發展。
在近期活動中,賴清德一連走訪基隆大武崙產業園區,與產業界座談,隨後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聚焦國內醫療體系以及健保改革議題。多名政黨人士透露,賴清德的這些行程都緊扣「傾聽與請益」核心,藉由實地了解產業及醫療現場的需求,展現面對問題的積極態度。
在健康論壇上,賴總統再次強調打造「健康台灣」不僅是競選承諾,更是其醫師背景下的深刻期許。他早在上任前便委由成大醫院前院長陳志鴻召集跨領域醫療專家,舉辦多場論壇,匯整十大建言與一項倡議,作為未來施政的重要參考。論壇中健保改革成為焦點,專家們討論如何確保籌措多元財源,提升健保的財務永續與服務品質,同時優化醫事人員的工作環境與待遇。賴清德呼籲醫界共襄盛舉,認同「論價值計酬」取代「論件計酬」,並提出在部分地區試行健保總額分區的革新方案,堅持健保制度必須維持以人為本的根本精神。
除健康議題外,賴清德對產業界的關注同樣密切。面對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賴總統啟動「產業傾聽之旅」,短短20天內遍訪台灣各地超過10場座談,涵蓋大企業、中小微企業,與傳產、養殖漁業以及資通訊電子產業等多元產業領域。他多次詢問業者「我可以幫忙解決什麼問題?」展現積極求解的姿態。
除了公開行程外,賴清德還安排多場非公開會議,邀集面板產業上下游業者及公協會代表座談,聽取對台灣下一階段產業發展的策略建議。多位重要產業領袖如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台灣顯示器總會理事長柯富仁等皆親自向總統報告,與府內團隊深度溝通。
在府內,賴清德也積極接見各界代表,包括北科技大系所友會和北美台商訪問團,藉由這些平台了解金融、科技、傳產與投資現況,並探討深化台美關係及雙邊貿易等議題,形成另類的產業傾聽與交流行動。
整體而言,賴清德以親自走訪的方法,跨足醫療健康與產業經濟兩大領域,展現政府願意面對問題,聆聽多方意見,加速出台多元且具體對策的決心。此舉也印證了他所言:「當在野黨進行政治攻防時,國家仍將繼續向前走。」顯示政府在政治紛爭中,仍保持對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視與推動。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