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預測調整,反映中美貿易新進展
過去一個月中,中美貿易磋商取得了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雙方持續進行溝通與談判,在市場上帶動人民幣走強的預期。根據最新的市場預測,美元兌在岸人民幣(CNY)匯率有望進一步走弱,相關機構已經下調了今年及明年人民幣匯率的目標。
今年底,美元兌人民幣的預測從原先的7.35下調至7.1,而明年首兩季則分別由7.35調至7.05。這一連串調整反映了機構對人民幣持續走強的看法。此外,今第二季及第三季美元兌人民幣的預測,也各自從7.25及7.3調整至7.2及7.15。分析認為,這一系列調整主要受到貿易磋商進展以及國際市場格局變動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自5月9日的7.2095,下跌至6月12日的7.1803,顯示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趨勢。6月12日公布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5.7,市場解讀為已充分反映只美國關稅稅率加權平均下調50%的影響。如果中美能進一步緩解貿易摩擦甚至達成暫時休戰,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美元將繼續走弱,這波動也將自然反映在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上。
匯市表現方面,於上週五,人民幣兌美元在亞洲市場收升11點子,報7.1813,為過去七個月以來新高。同日中間價亦升穿7.18關口,達7.1772,這是兩個半月來的最高水平。資深市場分析師表示,近期美元走勢顯得相對疲弱,但也指出在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時,美元隨時有可能反彈。短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仍可能維持在較窄的區間內波動,尚未明顯突破。
截至本週六(6月14日)凌晨十二時三十分,在岸人民幣報7.1823,而離岸人民幣則報在7.1861。追蹤資金流動與交易數據的專家認為,市場主體目前更多專注於防範外部突發事件帶來的短線衝擊,同時也關注貿易磋商的後續進展。
總體來看,人民幣短期內展現出相對堅挺的表現,投資者對未來人民幣走勢持審慎樂觀態度。未來變數則聚焦於中美貿易談判結果以及國際局勢後續變動,這將成為影響人民幣與美元匯率走向的重要因素。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