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縣中草藥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盛夏時節,走進雲南省德宏州建昌縣王家寨田家寨村,一大片連綿的中草藥種植基地蓬勃發展。田家寨村自2016年啟動中草藥產業後,陸續種植五味子、黨參、黃芪、人參等四種中草藥,2023年全村中草藥總產量超過150噸,收入達320萬餘元,部分困難戶每戶分紅達2000元,帶動全村增收致富。
建昌縣地處滇西山區,擁有典型的農業資源優勢。近年,當地依託豐富的山區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底蘊,採取「黨建引領+特色產業」路線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如田家寨村的中草藥產業走在前列。該村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將全村860畝土地投入口,帶動1620畝產業鏈延伸,輻射周邊600餘戶村民。2024年,建昌縣27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800萬元,成績斐然。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創新與人才培養。建昌縣建立起“五星書記”管理體系,將村書記評為一至五星級,根據表現推動晉升,有效激發村幹部積極性。田家寨村黨支部書記於學忠在集體經濟發展考核中由“四星”晉級為“五星”書記,是村產業轉型升級的帶頭人。村內還培養出60多名中草藥專業技術及市場營銷骨幹,為產業良性循環提供支撐。
當地村民普遍收益。村民陳永強表示,過去家中屬於低保戶,長者需照料、子女在學,無法外出打工,自中草藥基地建成後,不僅能在家門口就業,自己還能種植中草藥,由村集體統一收購,一年增收三萬多元,生活逐漸有了奔頭。
為提升產品附加值,田家寨村正建設五味子烘乾車間,探索五味子套種黨參技術。村集體與江西江藥業等企業達成長期供貨協議,實現產業鏈融合。烘乾車間每年預計可處理藥材300噸,增加收入超過30萬元。
農文旅深度融合下,建昌縣正打造特色農產品電商平台,集短期培訓、產業展銷、餐飲住宿於一體,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激活村級經濟新動能。如石佛壩村依託白狼山自然保護區,主打“白狼山豆腐”數位銷售,產品上線三個月銷售額突破18萬元。
此外,區域聯動的“第一書記聯盟”持續推動農業產業與就業扶貧深度結合,近年來,多個村落探索“一村一品”,引入新品種種植,預計戶均增收可達1000元,形成“春賞花、秋摘果、四季皆有業”的發展新格局。
建昌縣正以集體經濟實踐為核心,依託紅色歷史文化和豐富山地資源,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