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三明治世代壓力劇增 健康亮紅燈

三明治世代壓力劇增 健康亮紅燈

上有高齡父母、下有年幼子女,「夾心族」的生活壓力不容小覷。最新研究指出,這群同時肩負照顧年邁親人與撫養子女責任的上班族,正面臨著身心健康明顯惡化的風險,且這一狀況會隨時間而加劇。台灣隨著家庭結構轉變、生育年齡提高、高齡化社會壓力增大,「三明治世代」的人數勢必攀升,相關問題愈發值得關注。

此份調查分析過去十餘年間,約兩千名「夾心照顧者」與同數非「夾心族」群體的身心健康變化。結果顯示,前者的心理健康狀態在近年出現明顯下滑,尤其是每週投入超過20小時進行照顧工作的受訪者,健康惡化更加明顯,不只身體感到疲憊,心理負擔也已成為不容忽視的隱憂。

研究學者指出,「三明治族」不僅僅承受家庭與工作的夾擊,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同樣巨大。社會支持結構若無法及時跟進,照顧壓力可能逐步累積,對其身心健康造成深遠影響,甚至連帶影響工作和家庭生活品質。台灣構面下,隨著人口老化、家庭規模縮小,未來「夾心族」的健康風險與需求有增無減,社會福祉、公共政策及互助資源的完善與否,將成為這群人持續健康的關鍵。

在專家建議部分,心理健康中心提出六大因應之道,協助「夾心族」自我調適、預防心理健康落入惡性循環:

首先,「認清現實」是找到心理平衡的起點。認知到孩子會成長獨立、父母也會漸漸需要照料,適時調整自己的期望。接著,「相信自己」的付出與選擇,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如父母身體尚康健,也可協請協助照看孫輩,減輕自身壓力。「維持規律」則建議妥善安排照顧與陪伴的時間,養成良好互動與生活節奏,有助提升效率與心理穩定。

此外,「建立支持系統」也很重要。平日多與親友、鄰里、同事保持聯繫,彼此有默契,關鍵時刻便多了一份可靠後援。當出現明顯焦慮、失眠、工作表現下滑、身體頻繁出現小毛病等「警訊」,即須正視自己可能已經超出負荷,適時尋求專業協助。最後,「適時放鬆」更不可或缺,像是每日喝杯茶、咖啡,或每週固定運動,自我照顧與放鬆,才能恢復身心能量,應對日常重壓。

面對高壓夾擊,唯有積極關注自身狀態,善用周邊資源與方法,才能在照顧父母與子女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守護全家的幸福與健康。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