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校園營養午餐專法卡關 朝野攻防與財政困局

校園營養午餐專法卡關 朝野攻防與財政困局

校園營養午餐立法延宕 朝野攻防升溫

近期有關「學校營養午餐專法」的立法進程,再度引發朝野激烈攻防。校園食安和學生健康長久以來備受社會關注,藍綠白三黨立委皆認為應盡快促成午餐法制化,統一收費標準、強化供餐規範,並確保專業營養師把關。然而,法案推動多年卻始終難以突破財政、行政和政治的僵局。

今年,國會累計有23個「營養午餐專法」提案。教育部本應提出政院統一版本,因正值《財政劃分法》釋憲階段,遲遲未送院版審議,遭在野黨痛批卸責拖延。國民黨與民眾黨多位立委宣稱,執政黨將校園食安當成政治角力籌碼,甚至利用兒童健康議題炒作罷免風波,「選出了一個只會選舉、不會做事的政府」。

目前,關鍵癥結在於營養午餐經費分擔。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學校午餐屬地方自治工作。財劃法修正後,中央原本每年對地方約74億元補助歸由地方自負外,新增的營養師、午餐執秘專職化與廚房設備等費用,也將由地方承擔,預估總財政壓力突破百億。教育部官員坦言,地方政府對於獨立負擔龐大新增經費仍有疑慮,雙方短期內難以協調。

國民黨立委批評,校園營養午餐立法自2019年首次提出以來,行政院始終遲未有具體行動。藍營認為中央若真缺預算,可主動提案要求立法院追加經費,而非讓既有財源之爭持續卡住法案。而民眾黨則重申,教育不應淪為政治鬥爭,強調執政團隊的最大問題在於民生政策與政治操作混淆不清,「只會計算政治利益,對學生與家長需求沒有實質回應」。

綠營立委則表示,財劃法修法確實導致中央負擔加重,但教育部應加強與地方、家長團體、教師代表溝通,儘速形成政院版「學校飲食法」草案,與現有眾多立委提案併案審議,避免因拖延再度錯失強化校園食安的時機。

藍營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召委也特別呼籲,應共同擱置意識形態與政治分歧,早日促使行政院提出版本,確保孩童權益不再受阻。一場「營養午餐法案」的生死推拉,暴露出台灣地方財政結構、中央與地方權責未明,以及選舉動員效應對民生議題的深遠影響。眼下,外界聚焦的,不僅是營養午餐的下一步,更是朝野究竟能否真正回應學童與家長的期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