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別當小事!長期忽略恐釀健康隱患
打呼別當小事!長期忽略恐釀健康隱患
許多人睡覺時會打呼,雖然旁人常以為只是聲響擾人,但專業醫師提醒,打呼其實是身體健康傳來的警訊,若長期忽視,還可能引發多項健康問題。
不少人都有過與「打呼如雷」的室友同房、一夜無眠的經驗。其實,打呼的問題不僅止於影響自己與他人的睡眠品質,更可能反映身體內部潛藏的疾病風險。專家指出,打呼是一種「缺氧」的信號,缺氧狀況如果長期未改善,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重大疾病風險,還可能影響日常精神、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中醫門診觀察發現,打呼常見原因有以下四大類:
-
肌肉鬆弛
睡覺時呼吸道附近的肌肉若過度放鬆,會導致氣道變窄甚至塌陷,空氣流過時產生打呼聲響。尤其仰睡時,舌頭容易往後墜,更易阻塞呼吸道,是高齡族群常見的打呼主因。 -
肥胖
體重過重或頸部脂肪堆積,也會壓迫上呼吸道,妨礙氣流流通,讓打呼問題惡化。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肥胖人口增加,也使相關睡眠問題更常見。 -
氣道阻塞
鼻腔、咽喉、舌頭等氣道結構異常,如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扁桃腺肥大,或舌頭過大等,都會影響呼吸順暢,睡眠時容易產生高分貝的打呼。 -
老化或先天結構問題
年紀增長,周邊組織和肌肉彈性下降,呼吸道更易塌陷;部分人則因下巴結構異常、面部骨骼形態等先天因素,也容易打呼。
專家強調,長期打呼除了會讓白天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還會提高高血壓、心臟疾病及中風風險。不僅如此,有研究指出,缺氧還會促使認知功能及記憶力衰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失智。
如果自己或身邊親友出現明顯打呼、睡醒仍感疲憊,或經常半夜驚醒等狀況,千萬不要輕忽。建議盡早尋求耳鼻喉科或睡眠專科醫師檢查,找出打呼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改善。部分病患經專業評估後,能透過調整睡姿、減重、外科手術、配戴呼吸輔助器具等,明顯改善打呼甚至恢復正常睡眠。
專業提醒,及時處理打呼問題,不只是為了枕邊人安寧無憂,更是保護自己長遠健康的關鍵步驟。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