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社群網站如何影響政治新聞資訊多元?

社群網站如何影響政治新聞資訊多元?

隨著現代社會網路普及,社群網站已成為人們取得與分享新聞資訊的重要途徑。尤其在政治新聞領域,用戶經常轉發、點閱新聞連結,但背後究竟涉獵了多少不同立場的內容?用戶實際會閱讀哪些?近期,有團隊針對社群平台上數百萬用戶的行為進行了分析,揭示了社群網站演算法與用戶選擇共同影響資訊多元性的樣貌。

研究聚焦於用戶如何接觸與自己立場不同的「跨政治立場」新聞。分析發現,雖然社群平台的新聞推播演算法會嘗試篩選具有挑戰性的內容,但其對用戶點閱新聞連結的影響並不明顯。多數情況下,人們之所以點擊跨立場的新聞,大多出於對異己觀點的好奇,而非平台的有意安排。

數據顯示,平台演算法僅使得約29.5%的用戶會看到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不同立場新聞,而實際會主動點擊這類新聞的比例甚至更低。這反映大部分人仍偏好好友圈內熟悉的意見,少數用戶則對異見表現出更高的閱讀意願。研究更指出,臉書好友的組成影響極大——若好友皆持相近政治傾向,用戶便更少有機會接觸多元觀點。

然而,這樣的資訊環境是否會讓意見只在同溫層循環,導致討論空間變窄?專家們看法不一。有學者認為,社群網路本質使人傾向與價值觀相符者互動,因此產生「同溫層效應」。但也有人指出,比起演算法,把關者其實是用戶本身的社交圈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樣本偏重於頻繁登入且願意公開政治立場的活躍用戶,這可能使結果無法完全反映整體社群網站用戶的狀況。有專家建議,未來應擴及不同平台與用戶型態,持續追蹤政治新聞信息的流通現象。另外,即便數據展示了演算法對資訊多元性的「溫和削減」,但關鍵問題仍然懸而未解:在社群網站作為主要新聞來源的時代,這樣的分眾與過濾,是否已默默改變了民主社會的公共討論結構?

總體來看,社群平台與用戶自主選擇的雙重效應,加劇了新聞資訊的分眾與過濾現象。未來如何平衡資訊多元與使用體驗,促進更廣泛與深入的公共討論,仍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課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