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立法會聚焦學生精神健康及自殺問題

立法會聚焦學生精神健康及自殺問題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近日召開會議,聚焦學生精神健康問題,針對學童輕生個案上升現象進行深入探討。有多位議員表示高度關注,並建議教育局應將專業輔導員納入學校編制,以加強學生心理支援。

會議中,學生自殺問題成為討論焦點。有議員指出,學生自殺率甚至比成年人更為嚴重,「企圖自殺或自殺未遂的情況每日都有,死亡個案每年平均超過20宗。」另有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間,當局共記錄到131宗中小學懷疑學童自殺個案。有議員認為,即使未至於「天天也有」,頻率仍然令人擔憂。

針對現有輔導資源分配,不少議員質疑學校支援是否足夠。有意見認為,教育局一再強調「全校參與」協助學生心理健康,似乎假設所有教職員都能提供輔導,但這未必能替代專業心理輔導人員的作用。有議員明言:「局方經常說『全校參與』,好像假設人人也懂得輔導,實際卻容易忽視心理輔導專業的重要性。」

教育局局長回應指出,學生自殺的成因相當複雜,除了個人精神健康問題,也涉及遺傳、思想模式、性格、人際關係、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不認為僅靠單一類型受過某課程、學位或證書的專業人員,就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

與會議員亦建議,教育局應委託專業研究機構,對歷年所有學生輕生及自殺個案展開深入、系統研究,分析各案例的共同特徵及趨勢,而非只歸咎於「各種不同壓力」。

在新科技應用方面,有討論指出,內地部分學校已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生的表情和行為,希望能及早發現學生潛在的心理健康危機。但教育局局長表示,在考慮使用人工智能前,仍需顧及本地校園文化與教師、學生的接受程度。

除此之外,會上亦有議員提及近期香港出現教師輕生個案,社會因此引發關注。教育局指出,現時已有設立支援約章、舉辦工作坊、開通支援熱線等措施,不過仍有議員質疑相關支援是否切合實際需要。教育局方面則表示,已因應資訊科技發展增設行政及資訊科技支援人手,分擔教師部分非教學性工作壓力,以期紓緩教師壓力及提升前線支援效能。

根據教育局最新數據,今年首四個月錄得11宗學童輕生個案。至於教師輕生的相關數字,目前尚未有官方統計資料。與會議員呼籲當局加強資源投入及政策檢討,務求更有效地保障學生及教師的精神健康。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