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學童安全體驗營 結合理論與實作提升水陸安全意識
每逢盛夏,戶外活動成為學童假期重要的一環,加強孩童的遊憩安全意識也隨之顯得格外重要。日前在南投,國小高年級學生迎來了一場結合理論及實務的戶外安全訓練課程,內容橫跨水域與空域兩大主題,透過實際操作,深化自我保護與應變能力。
水域安全訓練部分,特地選在設備完善的暨南國際大學游泳池進行。課程首先由專業教練指導學生穿戴救生衣,確保所有安全措施到位後,學童們才鼓起勇氣下水學習拋繩救援、SUP板救人、緊急CPR等基本救生技巧,不僅了解如何因應突發狀況,也培養危機處理靈敏度。活動中,主辦單位還特別安排水中尋寶遊戲,讓學生們於潛水之間練習方向感和協調力,在趣味中體認“玩水須有知識判斷,而非僅賴直覺”。
除水域外,活動也將觸角延伸至空域設施,帶領學童走訪日月潭纜車站。在技術人員引導下,小朋友首度有機會深入參觀纜車站內部,了解纜車機具檢修與保養程序,從源頭認識乘坐安全。為強化應變意識,課程邀請纜車站專業人員講解常見的緊急狀況,並進行情境模擬演練,包括設備故障、天氣異常等突發事件應對。透過角色扮演及實際模擬,孩子們學會如何冷靜應變、按照指示進行自我防護,將理論知識轉換為應急實力。
日月潭地區著名的水上自行車步道也是活動一環。該步道被國際媒體盛讚為世界十大美景車道之一,許多旅客到此租車暢遊湖光山色。為此,主辦單位也針對電動輔助自行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進行安全宣導,致力提醒學生不論是與家人出遊或自行騎乘時,都要重視交通規範、確認車輛合格標章,為個人及同伴安全把關。
此次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地演練,讓學童從遊憩安全“知道”進階到“做到”。藉由層層體驗,學生進一步理解自保之道與正確應對,將安全意識內化為長遠的能力。未來,不論是戲水、搭纜車還是騎單車,這些成長中的新世代都能用所學的知識守護自己也守護身旁的他人。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