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超新星遺跡 Veliki 現身大麥哲倫星系
天文學界近日迎來一項驚人的新發現:一個史無前例的超新星遺跡在大麥哲倫星系浮現,並被命名為「Veliki」,在塞爾維亞語中意為「巨大」。這個編號為 SNR J0450.4−7050 的天體,以其壯觀規模和神秘結構,為宇宙研究揭開全新篇章。
透過南非的 MeerKAT 及澳洲的 ASKAP 等多座先進射電望遠鏡仔細觀測,Veliki 被證實比早先預估的還要龐大,其橫跨的範圍高達 489 x 264 光年。若將整個太陽系置於其中,將顯得微不足道,如同驚濤駭浪中的一粒塵埃。Veliki 形成於約 4萬5千年前,為一顆恆星爆炸後遺留下的氣體殘殼。這個殘骸看似紛亂卻又細緻,結構猶如宇宙中的蜘蛛網,交織著恆星壽終正寢的記憶。
Veliki 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其龐大的體積,更在於它擁有罕見的內外雙層絲狀結構,並且在氫α波段展現明亮輻射,顯示其中依然有劇烈的震波運動與高能現象持續進行。這一發現讓天文學家們大為震驚,因為類似現象多半只出現在相對年輕的超新星遺跡,而 Veliki 明顯已步入「完全輻射期」——也就是爆炸震波速度下降,天體由熱輻射所主導,並且可能產生熱制動輻射,使其無線電亮度異常顯著。
更令人好奇的是,Veliki 無線電頻譜指數意外地平坦,這是同類型遺跡中相當罕見的現象。這項發現可能為解析超新星爆炸後星際介質、磁場分布及演化過程提供無價線索,也將成為後續觀測的絕佳「宇宙實驗室」。研究人員未來將針對其周邊氣體分層、磁場結構,以及可能的母恆星來源展開詳盡追蹤。推測 Veliki 的前身,可能是一顆質量龐大的藍巨星,亦或雙白矮星系統。
大麥哲倫星系因距離銀河系較近且背景單純,是探索恆星生命循環的理想天地。Veliki 的出現,不僅豐富了人類對宇宙演化的理解,更如同宇宙在黑暗中傳遞的回聲——即使恆星早已消逝,牠們的能量與光芒,依然在遙遠星際中低語。這場天文學上的壯麗發現,引領人類不斷追問宇宙的奧祕,並再次點燃對浩瀚星空的無限想像。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