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自由路二段疑似日治時期佛寺古建築啟動暫定古蹟程序
台中市自由路二段一處民宅,在日前進行環境清理時,意外發現一棟疑似擁有文化資產價值的老建築。經台中市議員王立任、黃守達得知狀況後,隨即聯繫市府文化局進行後續處理。在文化局與文資審議委員到場現勘後,初步認定該建物可能為日治時期的佛教寺廟,但其具體建築形式、興建年代與歷史功能仍有待進一步調查與確認。
目前,台中市文化局已正式啟動暫定古蹟程序,並與產權代理人達成共識,將建物疑似古蹟範圍以黃色警示帶圍設,同時張貼相關告示,明確標示建築保護範圍,防止施工時意外破壞。據悉,該產權屬私人持有,業主長年居住國外,因此委託代理人處理現場環境雜物及廢棄物的清運作業,目前未有任何拆除建物的規劃。
根據規定,暫定古蹟期間自今年6月22日開始,為期六個月,在此期間內建築物不得進行拆除等破壞性工程。文化局表示,將會委託專業團隊對此建物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學術研究,釐清其歷史文化價值及保留意義。僅同意現場的雜物清運與毗鄰頹倒磚牆的清除工程,確保人員與社區安全。
議員黃守達指出,這棟老建築位於日本時代護國山台中寺的舊址,建物本身帶有明顯的佛教文化元素。至於其真正的興建年代及原始用途,將由專業人士進一步調查,預計2至3個月內能有初步結果,屆時將決定是否正式列入文化資產保護名單。王立任則強調,中區是台中市發展最早的區域,每一座老屋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他呼籲市府重視此次發現,持續追蹤後續進展,審慎評估該建物是否具備文化、歷史或信仰層面的保存價值。
目前現場雜物堆積嚴重,建物旁空地亦有部分磚牆殘垣待清理,文化局在權衡衛生及安全需求後,允許相關垃圾清運,但同時加強現場警示防護,嚴防建物遭誤拆誤毀。後續,相關單位將密切配合,推進調查與審議流程。這次老建築的發現,不僅為台中增添一段未解之謎,也喚醒社區對城市歷史資產的關注,未來相關結果備受期待。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