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中市首季交通事故死亡下降,道安宣導與設施雙管齊下

台中市首季交通事故死亡下降,道安宣導與設施雙管齊下

台中市公布最新道路安全成效:首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明顯下降

台中市今年首季交通事故統計出爐,整體30日內死亡人數為74人,較去年同期減少10人,減幅達11.9%,在六都中排名第二。行人30日內交通事故死亡共17人,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持平。進一步分析三月行人死亡事故案例發現,遇難者皆為高齡族群,肇事主因多為未依標誌標線穿越馬路。台中市交通局表示,市府將強化交通事故防制各項作為,並呼籲所有用路人遵守交通規則,提高防範意識,齊心降低交通風險。

台中市推動交通安全教育不遺餘力。由交通局組成的道安宣導團隊,今年針對公司行號與各團體已舉辦111場宣導活動,專為高齡者設計的課程更達26場,近期將進一步擴大範圍。目前也已規劃33場婦女會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加強與在地團體合作,深化市民防衛性用路觀念。

道安宣導團隊成員橫跨交通局、警察局、新聞局、教育局、民政局、社會局與監理所,強調跨局處合作,以提升高齡族群安全教育。今年委託交通部合格路老師深入社區、長青學苑、婦女會等據點,透過簡易影片及課程幫助長輩提升風險辨識及防禦力。從去年起並攜手民政局推動「29區種子教官訓練」,由受訓人員進入各地高齡聚會場所宣導,截至目前累計已辦理1,442場,觸及人次突破9萬3,000人。

在交通設施硬體方面,交通局積極推動人本交通設施建置,持續改善標誌、標線與號誌等設施,將行人與車輛動線在空間及時間上分隔,降低潛在衝突風險,包括退縮行人穿越道線、設置綠底行穿線(俗稱綠斑馬)、增設標線型人行道、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號誌、照明燈、庇護島等。至今年五月底止,全市已完成208處行穿線退縮、289處庇護島、88處穿越道照明、649處行人綠燈早開或專用時相、851處綠斑馬設置,標線型人行道總長達25.5公里,後續將視路口條件持續優化。

此外,市府積極配合中央「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推動計畫」,制定台中市行人安全設施改善方案,並由專業團隊協助規劃年度重點,逐步提升道路安全品質。針對違規佔用人行道等問題,警察局同步加強取締「行駛人行道」、「人行道違規及臨時停車」、「道路障礙」三大違規項目,努力營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

透過工程改善、教育宣導及執法監理等多元手段,台中市將持續全方位打造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保障所有市民的用路安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