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中交通事故數據遭疑 六都申報標準引發議會攻防

台中交通事故數據遭疑 六都申報標準引發議會攻防

台中市議會近日舉行定期會,交通事故數據再度成為各黨議員攻防焦點。市府表示,今年台中交通事故死傷率下降幅度在六都名列第一,獲得部分議員肯定,不過也遭到不同黨派議員提出質疑,數據申報標準及真實性成為現場熱議話題。

根據市府公布數據,台中市113年24小時內死亡人數為138人,較去年同期減少33人,降幅達19.3%;30日死亡人數則為288人,同樣較去年減少27人,降幅8.6%,兩項防制成果都列六都之冠。國民黨議員賴義鍠強調,台中在交通安全政策上的努力,正因誠實申報而吃虧,批評有縣市不依規通報、壓低數據,讓台中成為「犧牲品」。另一名國民黨議員劉士州則指出,台中去年交通事故死亡資料中,有50人屬於後續認定與交通無關的案例,卻一律納入統計,方式不盡合理,呼籲修正統計標準。

民眾黨議員江和樹也出面力挺市政府,認為台中交通死傷數據明顯下降,卻因如實報案導致有失公平。他認為,這將嚴重影響城市比較的公信力與評比結果。

反觀民進黨議員則對市府說法持不同看法。議員陳俞融提出,雖然市府強調死傷率下降最快,但依警政與交通部相關資料,台中市的交通死傷總數仍居六都第一,批評市府宣稱「交通進步」說法並不負責任。民進黨議員陳淑華表示,應將重點擺在如何檢討改善,而非將解釋推給其他縣市的虛報問題。議員謝家宜更直言,市府始終把事故數據高企歸咎於他縣市虛報,不願真正面對台中現況。

面對議會批評,市長盧秀燕回應,強調台中市與多數縣市一樣,交通事故依法即時通報,然而極少數縣市存在「不報、延報或少報」情形。她指出,在多次向交通部反映後,交通部雖承諾改善,目前卻未有具體措施。盧秀燕也呼籲,統計標準應該一致,例如法定應剔除與交通無關的死亡個案,避免造成數字扭曲。此外,她引用警政署與交通部的不同統計方式,批評標準不統一,令六都數字比較更加困難。

市府強調,若台中數據能在公平基礎下被評比,成效將更為亮眼。迄今,台中交通事故死傷數雖減少顯著,但因統計方式與申報實況的不一致,依然引發爭議。議會要求市府落實改善措施、正面回應批評,也凸顯交通安全與公開透明將持續成為社會監督的重要課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