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推動歷史文化場域經理平台 強化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
台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各類傳統建築和街區分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然而,隨著都市發展步伐加快,保存與活化這些歷史文化場域的挑戰日益加劇。為加強歷史文化場域的專業管理與永續經營,台南市政府推出「歷史文化場域經理平台」設立計畫,並著手擬定相關自治條例,期待能整合資源並系統化推動文化保存工作。
台南市早在民國101年便施行「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積極推動傳統街區與古蹟、老屋的保存與活化,逐漸形成城市獨有文化氛圍。儘管已有長期政策支持,隨著時間推進,老屋數量持續增加。根據統計,台南市目前具有歷史特色的老屋超過2000棟,屋齡超過50年的建築更高達9萬多棟。這些寶貴資產面臨都市開發壓力和維修困難,導致保存和再利用需求逐年上升,文化資產的管理也變得更加複雜。
為了回應這項迫切需求,台南市規劃成立「歷史文化場域經理平台」,採專業經營能力的行政法人型態,負責協調整合公私部門資源。新平台將集中推動歷史文化場域的整體規劃、營運管理與公共推廣,在結合私有老屋活化經驗的同時,深化城市的文化價值。透過打造制度化、跨部門合作的管理架構,期望讓台南的歷史文化場域在現代都市發展中持續展現活力。
該平台的設置計畫,不僅獲得文化部支持,也在推動過程中廣泛徵詢各界意見,包括多場專家座談、公聽會與跨局處協調。為讓更多市民參與法規研擬,自治條例草案自昨日進行為期7天的法規預告期間,市民如有建議或疑問,皆可透過書面或電話方式提出意見,文化局將進一步彙整納入考量。
台南市政府強調,歷史文化場域保存不僅是城市文化底蘊的展現,更是文化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在未來,隨著「歷史文化場域經理平台」的正式成立,預期將有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與專業管理水準,為台南歷史街區和老屋注入新生機,讓城市在現代化進程中,仍能保有深厚且獨特的文化記憶。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