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玻璃畫藝術再現 新營文化中心推出《線之所向》特展
台南玻璃畫藝術再現 新營文化中心推出《線之所向》特展
台南玻璃畫這項充滿地方色彩的工藝,如今再度綻放光彩。新營文化中心雅藝館自7月4日至8月17日舉辦《線之所向:玻璃畫圖樣的工藝筆記》特展,帶領民眾回顧台灣早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這項裝飾藝術,同時深入了解其工藝技術與文化意涵。
這次展覽專為突顯台南在地藝師的作品而設計,展出重點包括黃燕清藝師繪製的玻璃畫線稿以及馬芥龍藝師手作完成的玻璃畫成品。透過這些珍貴的典藏文物,觀眾可以清楚觀察到玻璃畫創作從草圖到成品的細膩過程,感受傳統工藝師對材料、線條與色彩的敏銳掌握。
玻璃畫曾是台灣家家戶戶熟悉的景象,不論是古民宅的廳堂、傳統商號的招牌,還是寺廟中的宗教圖像,都能見到玻璃畫蹤影。當時因材料取得方便、製作工序靈活,使得玻璃畫成為普及大眾的日常美學。畫中圖案多半蘊含吉祥、祈福或保平安的寓意,也有不少取材自宗教信仰與歷史故事。這些圖像既是藝術創作,也是地方庶民文化、美學品味與時代風貌的縮影。
展覽現場精心結合了實體文物陳列、創作過程解析及圖文說明,立體呈現玻璃畫獨特的製作技巧。在這裡,觀眾除了能夠細看線條運筆的層次與變化,也能走進工藝師們的創作心境,理解玻璃畫如何跨足民食信仰與美化生活等多重層面。透過黃燕清與馬芥龍兩位資深藝師的創作歷程,這個展覽不僅是對傳統技藝的致敬,也讓新一代民眾得以窺見玻璃畫工藝如何隨著時代演進而發展至今。
展覽主題探討玻璃畫在台灣藝術史上的獨特定位及其深遠影響,邀請觀眾走進色彩斑斕的玻璃畫世界,感受屬於台南工藝文化的細膩與厚度。這是一場融合工藝、藝術與在地情感的文化饗宴,開放所有對傳統藝術有興趣的大眾一同前來,共同領略玻璃畫背後蘊藏的歷史與美學力量。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