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北市年度防汛演練 展現自動化抽水與新型防洪科技

台北市年度防汛演練 展現自動化抽水與新型防洪科技

台北市5月1日正式進入防汛期,市府於4月28日上午於抽水站第四分區管理中心、淡水河六號疏散門及敦煌碼頭等地點舉行年度防汛搶險演習。演練內容全面,涵蓋抽水站自動化遠端監控系統操作、堤防缺口封堵及設施撤離等項目,展現首都在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時的防災實力與即時應變能力。

台北市現已建置全國唯一的抽水站自動化遠端監控系統,依據河系和區域,分為六個分區管理中心,遠端控制全市88座雨水抽水站。隨著水位變化,系統能自動啟動抽水機,不需依賴現場人力,大幅提升應變效率。此次防汛演練特別抽查了遠端抽水功能,啟動大龍抽水站相關設備並確保抽水運作一切正常,為即將來臨的梅雨、颱洪季節作好萬全準備。

演練也同步於淡水河六號疏散門及敦煌碼頭進行多項實兵操演,包括堤防缺口封堵演練、設施撤離暨疏散門啟閉操作,以及移動式抽水機操作。防汛物資方面,首次引進一公尺高的移動式擋水板與充氣式防洪牆。相比於以往常用的太空包、防汛塊等傳統防汛資材,這些新式材料在重量、搬運和架設的效率上都有明顯提升,大大縮短緊急搶修時所需的時間,有效強化防洪防災作業。

除此之外,市府亦積極推動多元水情服務。透過「戀戀水綠 臺北水利」LINE官方帳號,民眾可以即時查詢雨量、河川水位、下水道水位、抽水站運作狀態,還有淹水點查詢等多項功能,大幅提高市民獲取災害相關資訊的速度與便利性,有助市民及時採取應變或疏散措施。

台北市不僅在硬體設施上追求創新與完善,也注重資訊透明,透過科技工具主動讓市民了解當地水情動態。隨著天氣型態劇烈變化、市區地勢複雜和極端降雨頻繁,市府持續強化汛期應變機制,提升人員對新型防汛工具的熟悉度,努力打造更安全、應變更迅速的防災網絡,期能減少淹水及災害對市民的威脅,讓北市在迎接每一次大雨或颱風來襲時,能夠更加從容應對。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