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推動友善校園週 十二校獲績優表揚
台北市積極推展友善校園週,十二所學校脫穎而出獲表揚
台北市今年度「友善校園週」活動以「拒絕兒少性剝削——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為主軸,鼓勵各級學校共同營造安全、多元、尊重的校園環境,並針對推動有成、具創新作法的學校進行評選,最終共有十二所學校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友善校園績優學校。
整體活動中,六所國小、三所國中及三所高中職學校獲選績優,不僅反映出台北市在友善校園推動的深厚基礎,也展現各校在不同層面——如校園氛圍營造、師生關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支持、多元文化尊重等——的多元努力及豐碩成果。
其中,仁愛國中以學生參與設計的趣味活動,強化友善校園理念的落實。例如,校方策劃「友善‧校園」諧音梗快問快答,引導學生熟記六則重要服務專線:1953(反霸凌)、165(反詐騙)、1925(衛福部安心專線)、1980(張老師生命專線)、168(交通安全入口網)、113(家暴專線)。他們利用簡單有趣的數字聯想與諧音口訣,協助學生面對人生難題時能快速尋求協助資源,讓安全成長的觀念深植心中。
而喬治工商則以藝術結合校園宣導,開創互動新局。該校師生自創歌曲〈玫瑰與烏龜——拒絕性剝削,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並親自拍攝MV。歌曲以網路世界的謊言與危險為主題,傳達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透過音樂與影像的溫暖力量,讓友善校園的理念更容易引發學生廣泛共鳴。活動中,喬治工商除了宣導友善,也推出了多元文化交流與輔導工作坊,進一步深化校園支持網絡。
本次獲獎學校多數強調結合創新教學方法與在地資源,透過實際活動讓學生參與、感受友善與支持。多家學校設置心理健康諮詢與安全專線,提供不同文化、背景學生專屬的溝通與協助平台,讓尊重、關懷成為校園每日生活的一部分。
台北市教育部門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友善校園相關方案,加強正向師生互動、擴大學生支持體系,並以表揚績優學校作為典範引領,鼓勵更多學校加入,共同打造屬於台北孩子們的安全、有愛、多元共融校園文化。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