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穩定報告分析2024-2025台灣金融環境
中央銀行於5月29日發布《金融穩定報告》,針對2024年初至2025年4月台灣經濟與金融環境進行分析。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正處於溫和復甦階段,通膨壓力有所緩解,整體金融環境較為寬鬆。國內經濟展現穩健成長動能,不動產市場也有逐漸降溫趨勢,但購屋壓力對一般家庭而言仍不小。
報告內容特別關注美國於2025年初起調整關稅政策後,帶來的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央行分析,這一變動可能對台灣經濟成長、企業經營和家庭的還款能力產生壓力,間接影響國內房市與整體金融體系。因此,央行強調需密切追蹤國際變局對台灣的後續影響。
2024年,台灣的票券與債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股市表現亮眼,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銀行與保險業的獲利能力和資本水準保持良好。儘管自2025年初開始,外匯市場波動加劇,但央行認為目前仍屬於可控範圍,金融資產品質未出現明顯的負面衝擊。
然而,央行也提出警訊,若未來企業或家庭因國際關稅變動造成的外部衝擊,出現還款能力惡化情形,可能影響金融機構的獲利,尤其壽險公司因涉及國內外多元資產,暴露於較高市場風險之下。
為了維穩金融市場,央行已適度調升利率,同時持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此外,搭配選擇性信用控管與提高匯率彈性,減少潛在風險。對於外部衝擊,金管會也配合加強金融監理及相關法規調整,確保國內金融體系健全。
面對美國關稅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行政院已事先規劃投入930億元,支持本土產業強化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央行則準備充足的匯率與流動性應變機制,以因應市場可能發生的異常變化。整體而言,金融部門將持續密切觀察國內外經濟金融動態,迅速調整政策工具,確保台灣金融體系穩定運作。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