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副總統蕭美琴訪捷事件曝光 中國外交人員尾隨策劃攻擊
近日,捷克軍情局證實,台灣副總統蕭美琴在去年3月的捷克訪問期間,遭遇中國外交人員的尾隨,並險些捲入一場車輛撞擊事件,這一事件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據悉,蕭美琴當時以副總統當選人的身份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期間不僅受到當地支持者的熱烈歡迎,還在社交平台上積極發聲,表達台灣的立場與聲音。然而,這個充滿外交活動的行程卻也暗藏危機。
根據軍情局的資訊,中國駐捷克領事館策劃了一起針對蕭副總統的破壞性行動,曾試圖對她的座車進行攻擊。這一行動意在對台灣展現威嚇與施壓,卻被國際多方揭露和譴責。事發後,蕭美琴在社交媒體X(前Twitter)上轉發一則與一個跨國議會聯盟(IPAC)相關的貼文,內容譴責中國政府的暴力行動,並感謝國際議員團結合作,反對任何形式的脅迫與暴力。
台灣方面表示,這次事件充分顯示中國對台的威脅不僅局限於經濟或外交層面,更深層次地滲透到安全領域。台灣堅決反對任何針對駐外代表的安全威脅,並強調自主維護國家安全是不可動搖的決心。同時,美國國內也對此表示關注。多數議員批評中國的非法行為,要求相關國家採取更強硬的措施應對中國的非正當手段。此外,曾擔任白宮顧問的前官員甚至呼籲捷克當局將涉嫌尾隨和策劃攻擊的中國外交官驅逐出境,以彰顯對外交人員行為的譴責與警示。
這起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在駐外外交活動中越界行為的討論,尤其是在敏感的台灣問題上。中國在捷克的外交官員被指控在事件中扮演了策劃角色,令人擔憂其在其他國家的行動會進一步升級。台灣則持續強調,會以和平且堅定的立場,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與壓力,並尋求國際支持,加強自身的安全與防衛能力。
此次事件的曝光不僅彰顯了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艱難處境,也凸顯了台美以及其他友好國家對台安全的重視。台灣政府堅信,透過國際合作與聲援,可以有效預防類似危機再次發生。同時,也提醒各方注意,隨著競爭與對抗的升溫,外交與安全布局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未來,台灣將繼續堅持自主自主,並與國際夥伴共同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