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灣國防預算創新高 四大特別預算齊發全面強化戰力

台灣國防預算創新高 四大特別預算齊發全面強化戰力

台灣國防建設邁入新階段,明年將迎來史無前例的四項軍事特別預算同步執行,同時年度預算中也預計納入多項新增軍事投資案,展現強化國防決心與實力。國防部為實現國防預算占GDP3%的政策目標,積極推動多項武器系統量產及裝備升級,為國軍現代化添注強心針。

在115年度的國防年度預算中,外界關注的「天弓四型」飛彈系統量產案,因其具備攔截高度可達70公里的先進能力,有望被納入新增軍事投資,進一步提升台灣本土防空網絡。此外,「銳鳶二型」無人機通過作戰測評,量產化作業加速進行,預計今年底即將完成測評的「紅隼二型」火箭彈亦被視為下一波量產焦點。台灣自製武器產能與技術持續突破,陸續投入戰備所需。

另一項備受關注的空軍C-130運輸機性能提升案,在今年原以機密預算方式處理,明年預期將轉為公開預算編列,總額度上看百億元。該案代號「太武山三號」,藉由現代化改裝,可大幅增強國軍空運與戰備支援能力。

在美方尚未同意新式反潛直升機採購之外,軍方將以現有海軍S-70C(M)反潛直升機性能提升案作為首選規劃,等待最終核定。至於陸軍與空軍的其他直升機採購計畫,也在審議之中,未來動向備受觀察。

特別預算方面,空軍採購66架F-16 BLK70新式戰機的專案將在115年度進入最後一年度執行,屆時預算將編列近400億元。另一項雄三、弓三飛彈等本土武器系統量產案,同步邁入最終年度,需動用預算超過280億元。伴隨現有軍事投資案漸次收尾,兩項新啟動特別預算也即將登場。

其中一案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強化經濟社會與國土安全所規劃的專案,總規模4100億元,國防部分得1164億元,將專注於通信管制、庫儲與訓練場地升級。另一特別預算則高達5000億元,專為對美軍購重大案設立,預計八月底定案。

此外,為強化美台合作生產155公厘砲彈能力,軍方將投入約140億元建置新生產線、提升現行產線效率,可望反映於明年度預算中。這些堅實軍備現代化步調,將讓台灣在區域安全局勢下,擁有更堅實的自我防衛基礎。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