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近期台灣大地震與醫療新突破

近期台灣大地震與醫療新突破

花蓮東部海域在11日晚間7時發生了一起芮氏規模6.4的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方約70公里,深度30.9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造成全台明顯搖晃。此次地震最大震度發生在台東長濱,達5弱,花蓮、南投、嘉義與高雄地區也感受到4級的震度。不僅如此,全台21縣市及澎湖皆接獲國家級警報簡訊,許多民眾在社群平台上表示,警報響起十數秒後即感受到強烈搖晃,警報預警效果獲得不少好評。

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此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顆原子彈,對周邊地區產生強烈衝擊。另外,氣象局指出,地震後3天內須留意規模5至5.5之間的餘震,沿海地區更應當心海水位突變,相關單位已加強監控。針對本次地震,有媒體報導過程中出現誤報,某電視台標註了錯誤的地震發生時間,遭網友發現後引發討論,凸顯地震資訊傳遞的嚴謹需求。

與此同時,在醫療領域方面,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傳來新突破。該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引進最新「雨果機械手臂」,並在不到百日內完成百例減重代謝手術,創下全球紀錄。醫療團隊指出,此項機械手臂手術能降低醫師長時間操作帶來的手部及眼力疲勞,且影像呈現為3D立體,放大倍率超過五倍,使手術更為精細、傷口更小、恢復更快。

減重患者王先生因長期罹患三高及腳部黑化問題,求助該中心接受縮胃曠腸手術,術後三個月成功減重36公斤。另一位鄭先生分享,術後隔天就能平躺滑手機,甚至兩日內順利返工,感受明顯改善。院方強調,許多病態型肥胖患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接受專業評估及適當手術後,不僅能有效甩肉,亦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態。

此外,台灣天氣話題也備受關注。今年第1號颱風「蝴蝶」已於11日成形,預計路徑將西北行進至海南島並轉往華南,雖無直接侵襲台灣,但外圍環流及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氣將於本週四開始影響全台,週五至週末為降雨高峰期,中南部與花東一帶需特別注意大雨或豪雨機會。氣象專家提醒,山區應慎防坍方、落石,低窪地區需提防積水風險。

近期地震、天氣多變與醫療科技發展,牽動著台灣社會神經,從防災到健康話題持續受到各界關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