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台灣經濟成長略下修,多重社會議題浮現
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略下修,民生挑戰與社會話題持續發酵
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再度受到關注。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最新預測顯示,2025年經濟成長率估為2.93%,較去年底預測值微幅下修0.17個百分點,反映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以及國內外多項挑戰。台北市各大市場傍晚依舊湧現採買人潮,顯示庶民經濟活動依然活絡,不過經濟成長背後,有更多深層的社會議題正在引發討論。
近期台灣社會討論度高的事件,莫過於台中豐原區驚傳的王姓家族五口不幸事件。據了解,王家大女兒疑遭熟識者詐騙,熱衷投資失利,導致家中背負超過千萬元債務。家中成員各自努力工作維持家計,父親白天經營軍用品店、打工於豬肉攤,母親協助顧店兼任志工,大女兒憑藉手作香氛網路銷售,二女兒則在咖啡連鎖企業工作,弟弟進入工廠上班。然而,在多方努力下,龐大債務終究壓垮家庭。親屬與鄰里對此事件皆感痛惜,無法理解原本收入穩定的家庭,最後走向絕路。社會各界也再度聚焦投資詐騙對中產家庭的衝擊與心理健康議題。
除了經濟民生話題,總統賴清德提出「軍人升等商務艙」措施同樣引發正反激辯。華航及長榮航空工會聯合發聲,反對國家將相關成本轉嫁企業與勞工。前立委郭正亮透露,有現役軍人反映,相較於升等,軍人基層更重視退休金保障及實質加薪,折射出台灣社會對於軍公教待遇與制度改革的爭議依舊存在。
在基層醫療與城鄉差距方面,健保署宣布啟動「321計畫」,攜手民間力量推動偏鄉遠距醫療。計畫預計三年內於兩百個偏鄉據點設置設備、投入逾千萬元,冀望提升醫療資源分配與照護品質。目前遠距醫療服務規模由2020年底開辦至今逐步擴大,逐步縮短城鄉醫療差距,實現健康平權。
氣候方面,準颱風丹娜絲來勢洶洶,預計本週末將以強度逐漸增強的姿態登台,不少專家預警全台須防範間歇性豪雨與強風,民眾積極備災。
另外,2025台南曾文水庫馬拉松將於12月14日舉辦,預計吸引全台跑者共襄盛舉。賽事主辦單位強調,今年參賽禮品及交通配套均有升級,現場更提供地方農產品推廣,結合運動旅遊與農業特色。
國內外政經也有新動態,包括美方宣布針對貿易夥伴課徵新關稅、南韓總統近期面臨中美外交新局、地方公共工程如宜蘭烏石漁港製冰廠工程進度等。其中,房價問題持續牽動消費者預期,中研院指出,央行信用管制雖對房市有壓制效果,但消費者對中長期房價走向仍難斷言。
台灣社會在經濟成長、民生壓力、國安政策與基層醫療等多重議題交織下,持續尋求解方與共識,展現堅韌韌性與向前邁進的決心。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