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台灣劇烈天氣變化:高溫與雷陣雨交織,梅雨季進入尾聲

台灣劇烈天氣變化:高溫與雷陣雨交織,梅雨季進入尾聲

近期台灣氣候劇烈變化,夏季型態明顯加劇,民眾務必緊盯天氣動態。本週受到太平洋高壓與西南季風持續變化的共同影響,包含全台各地午後出現強烈對流的機率大增,而極端高溫與水氣的消長,也讓天氣呈現晴雨交錯、炎熱難耐的特性。

6月15日開始,台灣迎來晴到多雲、氣溫飆升的天氣型態。北部氣溫上看35至36度,甚至不乏地區出現38度以上極端高溫,台北市士林區社子站更測得39.2度的高溫紀錄。中央與南部同樣炙熱,紫外線警戒高懸,戶外活動者須慎防中暑和曬傷。15日全台以晴朗高溫為主,只有山區及東部偶有短暫雷陣雨,但到了16日,氣候迅速轉變,西南季風導入更多水氣,中南部沿海凌晨至上午易有短暫陣雨,午後山區、大台北、東半部也因熱對流旺盛,降雨範圍與強度明顯擴大,雷雨機率大增。

這波天氣型態預計持續到下週二,17日後水氣達到高峰,全台午後對流發展旺盛,各地留意短時強降雨及瞬間雷雨。下週三起(18日),太平洋高壓再度西伸增強,東南至偏南風形成主導,造成中南部地區晨間降雨減少,但午後雷陣雨範圍從山區擴及平地,西半部地區亦不例外,特別需注意下午時段的天氣轉變。這種晴雨交雜、高溫悶熱午後對流強的天氣型態,將一路延續到下週末。隨著高壓勢力漸趨穩定,鋒面難以南下,今年梅雨季已接近尾聲,未來台灣天氣主軸將進入盛夏形態,颱風動向與熱帶擾動發展成為下階段關注重點。

另一方面,近日頻繁發生極端天氣事件。南部多處遭遇大雨、部分地區甚至豪雨成災,嘉義以南各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中部、東部也有局部大雨出現。中央山脈橫跨台灣,颱風路徑受到限制,但強降雨及熱對流聳立,出門請攜帶雨具,山區與溪流附近活動時需多加警覺土石流與淹水風險。此外,每年夏季都會有民眾好奇,為什麼颱風或颶風不會跨越赤道?主要是地球自轉造成的科氏力,導致北半球與南半球的氣旋旋轉方向相反,赤道帶科氏力接近於零,讓颱風難以“翻越”南北半球。

整體來看,接下來一至兩週台灣將持續處於高溫、多變、局部雷雨的氣候格局,民眾宜做好防曬及防雷雨準備,並隨時關注最新氣象資訊,掌握天氣瞬息萬變的節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