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台灣政策 全面提升國民健康保障
台灣首位醫師出身的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健康台灣」政策,目標明確鎖定提升國民健康指標。為此,政府已成立專責推動委員會,一年來推出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健保財務改革、癌症篩檢擴大、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慢性病防治,以及長照3.0政策,橫跨預防、治療、長期照護全方位,強化國民健康保障網。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迄今已召開三次,並啟動五年總經費達489億元的新計畫,積極以2030年為目標,計畫將癌症死亡率、三高慢性病死亡率分別降低三分之一,自殺死亡率於2028年前降低5%,平均壽命則從79歲提升至82歲。
針對癌症防治,衛生主管機關將現有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等五大項篩檢,試辦擴增至胃癌幽門桿菌篩檢,預定明年擴大為六癌篩檢,預計五年服務1200萬人次。各癌症篩檢年齡及條件也陸續放寬,例如,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納入菸齡滿20包-年及具家族史者;大腸癌免費篩檢首次涵蓋45歲至49歲及40至44歲具家族史民眾。乳癌免費篩檢年齡則擴展到40至74歲,婦女可每兩年接受一次。子宮頸癌篩檢改為25歲起進行,並於35、45和65歲提供1次免費HPV檢測,明年起HPV疫苗接種對象將納入國中男生,打破性別限制。
在癌症治療方面,政府設定百億癌症新藥專款基金,確保癌友能更快用到突破性新藥。今年度已編列50億元公務預算,專款支付新藥補助,近一年便有1.1萬人受益於新增及擴大納保的新藥項目。
慢性病與心理健康防治也成推動重點。成人健檢年齡自明年起下修至30歲以上,每五年一次,力求早期發現健康問題。針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優化醫院與社區照護連結,擴大管理與追蹤;心理健康服務全面強化,15至45歲族群可享有三次免費心理諮商,受惠人數倍增。
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3.0提前啟動,全面整合醫療、預防、照護與社會資源,打造一體式長照服務體系。在新措施下,產婦產後可獲兩次健康照護服務,涵蓋生理、心理與生活指導。
健保財政方面,今年預算總額衝上9286億元,創新高。當局轉向以價值為本的計酬模式,鼓勵急重症、產科醫護,並推動醫療院所協力合作。同時,推出個別醫院總額,強化自主管理,嚴控經費成長,並考慮擴大健保財源。
為解決醫護流失問題,政府編列275億啟動多年護理人力發展計畫,涵蓋12項策略以建構友善正向的職場環境,盼全方位提升醫療體系韌性,攜手迎戰未來健康挑戰。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