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原民會回應前立委中國交流爭議,強調台灣原住民族獨立主體性

原民會回應前立委中國交流爭議,強調台灣原住民族獨立主體性

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9日發布聲明,針對前中國國民黨籍原住民立法委員孔文吉近期率團前往中國參加「七彩雲南、相約台灣」文化活動,現場出現「同宗同祖中華魂、兩岸一家心連心」等標語,引發台灣社會高度爭議。原住民族委員會嚴正指出,台灣原住民族具有獨立的歷史與文化淵源,並不屬於「炎黃子孫」,也非中國政府所稱「中華民族」的成員,拒絕台灣原住民族被定位為中國官方少數民族的說法。

原民會特別強調,根據考古學與語言學諸多研究成果,台灣原住民族為南島語系族群,與南島語族分布的其他地區如東南亞與大洋洲有著深厚歷史與文化連結。從語言、文化甚至基因層面上來看,台灣原住民族與漢藏語系的中國民族並無所謂「同宗同祖」的連結。因此,將台灣原住民族歸為「中華民族」一部分,完全背離客觀學術與歷史事實。

聲明中強調,原住民族身分不應被視為任何政治勢力操作的工具。原民會重申,任何兩岸交流活動都應建立在尊嚴與對等的基礎之上,拒絕被外部政治意圖強加單一敘事或利用原住民族作為統戰樣板。台灣原住民族不只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最久遠的族群,更體現了台灣民主、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的核心價值。

原民會進一步表示,歡迎對等、尊重的兩岸原住民族文化交流,肯定藝術、文化、語言等領域的共同學習和互動,但絕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統戰操作,也嚴厲譴責違背台灣原住民族主體性與影響其國際形象的行為。聲明提醒,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只要赴中國參與任何交流活動,都應具備高度警覺,避免陷入中國官方的政治框架及利用,損及台灣及原住民族尊嚴。

針對此次事件引發的社會討論,原民會鄭重強調,會持續捍衛台灣原住民族的獨立地位與權益,確保原住民族的聲音在兩岸關係及國際舞台中不被扭曲、模糊或消解。台灣原住民族自有歷史、文化、語言,無須依附於外來政權或被歸屬於其他民族敘事之中。未來,任何文化交流皆應以保障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族群主體與對等尊重為前提,共同守護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底蘊與未來發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