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政學缺額創新高 台大文法商管錄取冷 卻非出路有限

政學缺額創新高 台大文法商管錄取冷 卻非出路有限

2025年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結果揭曉,台灣高等教育界「重理輕文」現象再現。根據統計,今年整體名額使用率達83.88%,卻仍遺留8196個缺額,其中台灣大學錄取名額比去年略有精進,但仍有173個缺額,較為特殊的是,政治學系一支獨秀,出現高達22個缺額,成為台大文法商管方向缺額最集中的科系。

台大相關負責人指出,政治系缺額分布於政治理論組與公共行政組,各11個,而國際關係組則錄取狀況較佳,並無缺額。他進一步分析,由於政治系分組招生,考生多半同時報名系內不同組別,造成彼此競爭、產生缺額。

另一面向,近年大專招生趨勢已展現明顯理工、醫農領域需求穩定,文法商管類缺額則逐步擴大。以台大本次申請入學173個缺額做統計,理工與醫農科系各占約1/4,逾一半缺額來自文法商管,顯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現今錄取難度降溫。受訪者分析,「進政治系是否只能從政?」始終是外界偏見,實際上,政治學背景在產業界出路多元:可進入公職體系、擔任數據分析、民調研究、媒體評論、甚至轉戰商業領域或創業,皆非少數。

專家調查顯示,政治、國際關係與公共行政等科系畢業生,工作十年後月薪中位數可達七萬元,有些人更晉升至頂尖顧問或企業要職,薪資直追理工領域。社會普遍認為政經與法律相關畢業生薪水有限,其實與個人發展與性格、興趣緊密相連,企業也更看重解決問題、說服、分析與溝通能力,這些都在政治學科提供的訓練之內。

另一位長期觀察者強調,政治系畢業生未來發展大致分為三大方向:第一是少數進入政界,但競爭激烈且門檻高,非人人適合;第二,多數同儕報考公職,進入政府或附屬單位,有穩定但門檻較寬廣的公務體系;第三,則是近年急速成長的民調公司、智庫、數據分析與政策研究等產業。不僅如此,將政治學知識橫跨轉戰商業、媒體、法律甚至科技行業者,也大有人在。

薪資方面,若從事政治幕僚工作,收入普遍不高,時間不固定,而這正反映出部分工作需要強烈熱情與使命感。受訪專家建議,年輕人報考科系前須優先考量個人性向與興趣,並打破「畢業即職業」的舊有迷思——現今社會跨領域流動性極高,只要具備資源整合、人脈建立、靈活適應等核心能力,政治學科的訓練在職場競爭將更顯價值。政治學教育的核心,在於培養批判力、論述力、溝通力與社會資源運用,未來職涯尚有無限可能。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