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急凍 預售屋交易量暴跌七成現轉折
房市熄火 預售屋交易量7成大減
近期房市交易明顯降溫,預售屋市場也無法置身事外。根據最新市場數據,2025年4月全台預售屋揭露的每日平均成交僅111.3件,較2024年同期507.6件大幅縮水,跌幅超過70%。連向來熱絡的六都,每天的預售成交件數也都掉到30戶以下,景氣轉冷趨勢不言可喻。
專家指出,這波急凍並不僅限於需急辦貸款的成屋市場,連無須馬上背負貸款壓力的預售市場也遭遇寒冬。自從央行陸續祭出調控策略,房市投資信心受到抑制,買方從過去大舉搶進,轉為謹慎觀望,購屋行為愈發保守。實價登錄數據顯示,今年4月台北市預售屋每日平均揭露僅7.5件,新北市28.7件,桃園市19.4件,新竹縣市4.0件。中南部同樣下修,台中市17.6件,台南市7.6件,高雄市也只剩下8.3件。整體六都均大幅收斂,與去年上半年動輒熱銷的榮景形成強烈對比。
展望個案表現,雖仍有部分建案銷售成績不俗,但多數新案買氣明顯降溫。專家分析,能吸引買家的多是鄰近捷運、總價控制於自住族群負擔範圍、坐擁大基地規劃,以及性價比(CP值)突出的項目。隨著買方態度轉趨挑剔,市場呈現明顯兩極分化。有需求、有誠意讓利、條件夠吸睛的案子才容易突圍,其他則多半觀望氣氛濃厚。
今年329檔期買氣與往年相比也失色不少。從「跳樓機」一詞流行可見端倪——房市景氣有如雲霄飛車,大起後的暴跌令人猝不及防。這一形容源自自由落體遊樂設施,強調市場信心一夕間大幅下滑。專家直言,北中南全線縮水,買氣收斂,投資人和自用買方都紛紛踩剎車,進場前考慮再三。
市場分析認為,目前雖看不到明顯落底的跡象,但被視為賣方市場的房地產生態,現已悄然轉向。須貸款的族群更加謹小慎微,預售客戶也不再盲目追價,價格回調與讓利頻現。市場能見度降低,交易節奏轉慢,買方逐漸掌握話語權。展望未來,市場仍預期會延續盤整格局,冷靜期將持續一段時間,需留意央行政策與總體經濟變化帶動的可能拐點。
全台房市進入新一輪調整期,對於有購屋需求的族群,應更重視產品本身價值,審慎挑選合適標的,同時密切關注後續政策與市場動態,做出最符合自身狀況的購屋決策。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