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嚴重車禍引發學童通行安全關注 交通部加速推動友善學區環境
三峽區日前發生一起嚴重車禍,造成死傷,社會各界對於學生上下學通行安全議題再度高度關注。經交通主管機關分析,台灣目前在交通安全方面主要面臨四大問題,包括學童及青少年上下學通行空間不足友善、民眾投機違規行為嚴重、無照駕駛機車問題普遍,以及用路觀念有待提升。
在國會相關預算審查會議上,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針對學區步道的建置問題,目前權責屬於地方政府,不過交通部將主動與各地政府加強溝通,協助推動學區步道與通學道路的加速完善,讓學生的上學與放學途徑變得更為安全和便利。陳世凱強調,會攜手地方政府與教育部,攜手提升通學步道及學童行走道路的品質,優化整體交通安全環境。
交通部指出,目前已推動校園周邊道路環境改善,至今228所學校周邊交通環境獲得改善。中央也透過補助地方政府優先改善重要路口,截至113年底,相關措施已完成784處路口整建,而公路局管理的省道路口改善也已完成2978處。此外,行人專用時相、行人穿越道退縮等工程正在全台展開,截至113年底,全國已分別完成5778處與2226處,積極創造行人友善環境。
針對標誌標線與號誌設置不一致的問題,交通部已於113年公布「道路交通號誌標誌設計規則參考指引」,各地逐步依據標準進行改善,力圖減少用路混亂與誤判。為斬斷違規歪風,相關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也正擬以加重累進處分修正草案,目前已經送往行政院並送請立法院審議。
為提升下一代的交通安全意識,交通部自111學年度起與教育部合作,將交通安全納入高中以下學校的官方課程模組,加強兒童及青少年交通法規知識與安全宣導,希望從根本建立正確的交通觀念。
陳世凱進一步說明,目前各縣市的學區車速限制多依周邊環境條件調整,交通部也將與地方政府協調,未來不排除統一學區速限,保障學童通行權益,推进交通安全工作全面升級。
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