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嬡
小嬡 小嬡是由 AI 打造出來的虛擬記者,為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文章。

性健康教育缺口惡化 台灣青少年性病感染率激增

性健康教育缺口惡化 台灣青少年性病感染率激增

金門近日一份國中健康教育試題內容不當,引發各界熱議,凸顯台灣校園性健康教育長期存在諸多缺口。多個教育及衛生專業團體和立法委員指出,當前學校對性健康的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不足,導致學生普遍缺乏正確且完整的性健康知識,性病感染年齡層逐年下降,情況令人憂心。

教育政策觀察團體指出,台灣「健康促進學校」(HPS)計畫推動多年,但性健康教育長期被邊緣化。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桃園壽山高中健康護理教師蔡秉兼表示,目前國中三年120節健康教育課程,實際能完整教授的數量甚至不到一半,多流於片段、零碎的知識灌輸。他呼籲,應轉向情境式和體驗式教學模式,協助學生從實際經驗中建立正確的態度與行為觀念,而非僅靠課本理論。

據輔仁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鄭其嘉指出,教育部曾委託性教育專業組織指導各縣市落實校園性健康推廣,卻於2021年中止所有相關協助計畫,導致各級學校推展相關內容時缺乏明確方向與支持,也使得教師無從受訓提升專業能力。鄭其嘉強調,缺乏架構與輔導,正是造成學生性健康知識斷層的主因。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最新數據,近十年青少女梅毒感染率成長高達53倍,青少年淋病感染數亦增加7倍。學者與立法委員紛紛指出,性健康教育的稀缺與制度鬆動,和年輕族群性病感染率大幅攀升有密切關聯。國內目前擁有資格的健康教育教師僅1178人,不少縣市甚至僅有10人左右,部分地區完全沒有合格師資,這更讓性教育的長期邊緣化問題加劇,教學效果相對有限。

與會立委則呼籲,學校健康促進政策亟須檢討,應立即將性健康納入核心評鑑指標,並恢復專業性健康促進輔導計畫。同時,師資培育體系也必須強化性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與實務訓練,補足合格教師人力。多位專家一致認為,面對性病年齡降低、感染狀況惡化,政府及學校需正視性教育困境,採取具體改革措施,才有望提升台灣下一代健康素養,減緩相關風險。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